-
李威:重视心源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
李威:重视心源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
2017-05-13 78629 看过 免费 -
汪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与认知研究
汪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与认知研究
2017-05-13 53237 看过 免费 -
刘新峰: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运重建治疗
刘新峰: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运重建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颈动脉斑块形成后,斑块脱落,栓塞远端血管,最终导致脑梗死。而脑卒中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了三步:危险因素控制、溶栓治疗以及血管重建。三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回望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1927年Eags Moniz创立了脑血管造影法,1950年Seldinger创造了股动脉穿刺术,1965年Sano实施首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1968年Dotter报道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1970年Djindjian开创颈动脉和脊髓血管的超选择性造影术,1978年Mathias首次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球囊扩张术,如今血管内治疗技术还在不断地快速变革。 随之,我们了解了脑卒中注册数据库。入库12574例,最长随访11年,平均随访49个月。在脑血管病变的结构和功能综合评估中,现行血运重建模式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该治的没治,不该治的治了,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完善和建立新的血运重建治疗标准刻不容缓。 之后,重温静脉溶栓的循证医学之路,提出了困扰静脉溶栓的问题,主要包括满足静脉溶栓条件非常有限(<10%),静脉溶栓开通率较低,严重ICAS患者溶栓后易发生再闭塞。通过比较欧美与中国静脉溶栓现状的比较,发现目前院前/院内延误极大影响了血管内治疗的应用。 动脉取栓及桥接治疗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新篇章。刘新峰教授带我们学习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指南2015及2015AHA/ASA血管内治疗指南更新,提出流畅的临床路径是血管内治疗的关键,并介绍了适合了中国国情的南总模式。 最后,介绍了急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1. 血管内介入与标准药物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对比研究(BEST研究),目前此研究病例入组中。2.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注册研究(ACTUAL),此研究旨在比较适合静脉溶栓但在4.5小时内直接启动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90天功能预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90天死亡率。 急性期再通治疗的综合评估对患者选择、治疗模式判断、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务必在不增加时间延误的前提下进行。医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2017-05-13 78659 看过 免费 -
杨鹏飞:急性前循环取栓技巧及材料选择
杨鹏飞:急性前循环取栓技巧及材料选择
2017-05-10 57000 看过 免费 -
刘丽萍:急性缺血性卒中脑血流评估与干预
刘丽萍:急性缺血性卒中脑血流评估与干预
2017-05-10 79637 看过 免费 -
洪波:颈动脉末端闭塞再开通的技巧
洪波:颈动脉末端急性闭塞再开通的技巧
2017-05-10 72658 看过 免费 -
郑洪波:颈动脉疾病分类及诊治策略
郑洪波:颈动脉疾病分类及诊治策略
2017-05-10 71299 看过 免费 -
钟鸣:onyx胶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经验
钟鸣:onyx胶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经验
2017-04-05 28005 看过 免费 -
冯雷: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是否应血管内治疗
美国洛杉矶凯择医学中心冯雷主任在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二届年会上分享了《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是否应血管内治疗》,现将全部内容呈现。
2017-01-23 73528 看过 免费 -
史怀璋:颈动脉狭窄支架术技巧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怀璋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二届年会上分享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术技巧》,现将全部内容呈现。
2017-01-03 73847 看过 免费
直播预告
热门资讯
- 第二届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卒中救治同质化发展创新大会召开
- EULAR全球风向标 | URAT1抑制剂鲁兹诺雷钠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 会议预告 | 医防融合,共促发展:聚焦专科医院建设,推进银屑病诊疗规范化!
- 闫卫红教授访谈:破局戈谢病诊疗困境,推动罕见病MDT诊疗模式快速发展
- COVID-19遇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不可忽视的双重威胁
- 病例解读:舒巴坦-度洛巴坦为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 牛丰南教授访谈:多学科协作模式开启戈谢病诊疗保障新篇章
-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
- 郑伟燕教授访谈:聚力罕见病防治,共探诊疗新路径
- 7月2日|精准赋能 ·艾见视界 城市巡讲-北京站邀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