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从杜康发明了酒,酒便是一些同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当饮酒过度,小脑被麻痹时,人们常常会走路踉跄,甚至是摔倒在地,闹出不少笑话。既然说到饮酒,你有没有思考过,人和动物谁更容易醉呢?
近日,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进化史上一次意外的基因突变,使我们比其他哺乳动物拥有更好的乙醇代谢能力,该项研究发表在Biology Letters上,其题目为Genetic evidence of widespread variation in ethanol metabolism among mammals: revisiting the ‘myth' of natural intoxication,中文翻译为《哺乳动物乙醇代谢广泛变异的遗传证据:重温自然中毒的“神话”》。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依靠两种酶:第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DH),它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成乙醛;第二种是乙醛脱氢酶(ALDH),它能够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排出体外。
那么,对于不同动物而言,他们的解酒能力又是怎么样的呢?比人类强还是比人类弱呢?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选择了85种哺乳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哺乳动物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ADH7基因——负责编码IV类乙醇脱氢酶(IV ADH),从遗传学上分析不同动物的解酒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在85种哺乳动物中,有79种动物拥有ADH7基因,令人自豪的是,我们人类的解酒能力是较强的,我们分解乙醇的效率比一般哺乳动物的解酒能力强40倍。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动物存在假基因:由于进化的原因,某些动物的ADH7基因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过早终止密码,使某些物种极难以达功能性IV类醇脱氢酶,比如象科动物,有多种终止密码子,导致体型硕大的象,可能一杯就倒。
不同动物饮食构成与其体内ADH7基因(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1])
研究人员表示,动物们日常饮食可能会影响ADH7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水果/花蜜(含有一定量乙醇)食用量与基因保留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某些动物日均食草量与ADH7基因损伤有明显相关性,导致它们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会越来越差。
实际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许多神奇的能力,例如,只有人类与少数灵长类动物有感知不同颜色的能力,而包括狗、猫、牛、羊、马在内的许多动物,都只能看到简单的黑白世界。
下一次,当你在外看到小动物走路摇摇晃晃时,它如果不是吃了发酵的食物,可能就是偷喝了酒,记得保护它!
参考文献:
[1] Mareike C. Janiak. Genetic evidence of widespread variation in ethanol metabolism among mammals: revisiting the ‘myth' of natural intoxication. Biology Letters.Published:29 April 2020
来源:国际科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