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使用抗菌药物以后出现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AAD是抗菌药物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AAD轻重不同,轻者延长原发疾病的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重者可引起死亡,由特殊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如艰难梭菌(Clostridum difficile,CD)感染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还可造成医院内感染传播。
近期曾使用或正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稀便或水样便,甚或黏液便、脓血便、血便,或见片状或管状假膜(又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且不能用各种明确病因所解释,可临床诊断为AAD。如果细菌学检查检出优势生长的条件致病菌,可直接诊断为相应病原性肠炎,如白假丝酵母菌性肠炎。
儿童AAD的潜伏期一般为2~6 d,典型病例通常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起病,仅有8%~15%延迟起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4型。
轻型(单纯性腹泻):为最常见类型。仅表现为稀便,2~3次/d,持续时间短,无中毒症状,属于Ⅰ度~轻Ⅱ度肠道菌群失调。
中型:菌群失调Ⅱ度以上,腹泻次数较多,可有肠道条件致病菌感染。
重型:在严重菌群失调基础上继发特殊的条件致病菌,如CD或白假丝酵母菌等感染。症状重,腹泻可达30次/d,可伴有发热、腹部不适和里急后重等。
极重型(暴发型):除腹泻外,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发生中毒性巨结肠(此时腹泻可停止),可并发肠穿孔。
大便常规及培养
粪常规:轻型可无白细胞和红细胞;中型以上可见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增多(Ⅲ度菌群失调者可见大量白细胞)。真菌可直接镜检发现,但应注意排除口服酵母菌制剂。部分患者(多见中型及以上)可培养出优势生长的条件致病菌。疑为PMC患者应至少送检2份粪样本进行厌氧菌培养。
菌群失调的检查和诊断标准
(1)粪便涂片直接观察法:将肠道菌群失调分为3度。
Ⅰ度菌群失调:细菌总数在正常低值(每高倍油浸镜视野101~500个细菌);革兰阳性杆菌略有减少;革兰阴性杆菌稍有增加(或革兰阳性球菌增加)。
Ⅱ度菌群失调:细菌总数明显减少(每高倍油浸镜视野11~100个细菌);革兰阳性杆菌显著减少;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增加,可高达9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较正常增多;杆菌和球菌比例倒置;类酵母菌和梭菌明显增多。
Ⅲ度菌群失调:细菌总数极度减少(每高倍油浸镜视野<10个细菌),仅见某种优势菌群,常见菌群为葡萄球菌、类酵母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或CD等。
(2)其他方法:包括定量培养法和微生物高通量分子检查技术,将每种细菌的数量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以及计算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来评估。前者方法烦琐,后者检测费用昂贵,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病原学诊断
能分泌毒素(A和B等)的CD才能引起CDI。取粪便样本进行下列病原学检查。
谷氨酸脱氢酶(GDH)检测:GDH是广泛存在于CD表面的酶。采用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GDH,敏感性极高,但缺少特异性,仅作为筛查试验。阴性可排除,阳性者需加做后续产毒素试验证实。
毒素检测:用EIA法检测毒素A/B,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阳性可诊断CDI,阴性或弱阳性者需加做毒素基因检查证实,或可重复检测。
毒素基因检查: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毒素B或A基因转录水平,是诊断CDI的金标准,阳性可诊断CDI。
产毒素培养:厌氧培养出CD后需加做毒素检测或细胞毒性试验,阳性可诊断CDI。特异性高,敏感性稍低,但耗时。
结肠镜和组织病理检查
PMC具有特征性,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肠壁可见散在黄白色斑块样隆起,圆形或椭圆形,可融合成灰黄或白色假膜,假膜脱落处可见溃疡,邻近黏膜水肿和充血,触之易出血。
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早期轻度病变为黏膜灶状坏死,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重者有腺体破坏和细胞坏死,周围细胞浸润伴有典型火山样隆起坏死病变和假膜形成,严重者病变延伸至黏膜下层,偶见全层肠壁受累。
来源:郑跃杰,武庆斌,方峰,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24-43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01-0013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