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查出结节,第一件事应这么做!

2021-01-24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30岁及以上的人体检经常会检查出“结节”,有些20多岁的体检报告上也会出现“结节”二字。看到“结节”和“建议复查”的医嘱,大多数人都会心情沉重。


微信图片_20210121230540.jpg

无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结节对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我们来说,越来越多见!不仅是健康体检,肿瘤患者定期复查有时也会发现结节,新发的?转移的?良性还是恶性?无论结果如何,都是需要鼓起勇气面对的。


所以今天小编就来聊聊各种“结节”。全文干货,赶紧转发给你的患者吧!


半分钟读全文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做的检查不尽相同。


结节大小与恶性与否有一定关系,但病理检查结果才可靠。


癌症患者肿瘤转移容易在肺部出现,肺部结节的鉴别离不开影像学检查,更离不开影像医生。

体检查出结节怎么办?

体检查出的结节以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更常见,因为这两个部位经B超和触诊均可发现异常,而肺结节往往是通过CT检查发现。任何部位的结节,医生通常都会给出“进一步检查”和“定期复查”的建议,目的是确定其良恶性。

1、甲状腺结节

查出/自查甲状腺结节,首先要做什么?

B超


无论体格检查发现的疑似甲状腺结节还是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做B超检查。如果B超经验和专业性很强,对良恶性的判断正确率可达80%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大于等于2 cm的结节似乎比小于2 cm的结节更常发生甲状腺癌,但不能一概而论,可疑的超声特征比单纯根据结节大小更能预测恶性肿瘤


因为超声检查评估的范围不仅包括结节的数量和大小,还会评估结节特征(囊性还是实性,回声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初步判定恶性肿瘤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121230546.png

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甲状腺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结节,恶性占比很小,大约只有5%。


B超检查可以排除一部分恶性结节,只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情况,定期复查即可。还有一些结节通过超声不能确定其良恶性,需要进一步检查,主要是通过细针抽吸活检来判断。

提示

无论结节大小如何,以下B超特征需做组织活检进一步确定良恶性:

  • 位于邻近喉返神经或气管的被膜下部位

  • 甲状腺外延伸

  • 软组织突破边缘钙化

  • 伴有超声结果显示颈淋巴结异常

注意:如果结节太小(<5 mm),活检可能没有意义。某些难以触及的结节需要在超声指导下穿刺。

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恶性风险小吗?

每一个结节都可能癌变。


多发结节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与单个结节患者相同,但前者每个结节的癌症风险都低于后者。因此,每个结节都应独立评估,根据超声结果,需检测所有可疑结节。

小贴士

以下人群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

  1. 儿童

  2. 30岁以下成人

  3. 有头颈部放射史的患者

  4.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

2、乳腺结节

根据2020年最新数据,乳腺癌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最多的癌肿。乳腺癌虽然发病率很高,但是如果做到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的话,死亡率可大幅降低。

如何发现乳腺结节?

很多女性在体检时会被告知有乳腺结节,多通过医生触诊发现。这更体现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虽然乳腺筛查指南指出,40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做乳腺癌筛查,但是越来越多的案例提醒我们,乳腺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因此建议,成年女性每年应该做一次乳腺的B超检查,同时做好日常的自查。有家族性风险的人群,需要更加重视筛查,缩短检查的间隔时间。

发现结节后如何做?

一般医生触诊之后的乳腺结节,首先需要通过B超和(或)钼靶等更多检查排除恶性可能。以下是乳腺结节影像检查结果的分级:


微信图片_20210121230554.png


注:大多数乳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常见为乳腺增生,虽不是恶性,但是也不可放任不管,要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

3、肺结节

肺结节的发现常常是体检做胸部CT时发现的,男性较女性多。

偶发的肺结节有几种类型?

实性结节

  • 直径<6 mm的结节一般不需要常规随访。

  • 直径6-8 mm的实性结节应6-12个月后CT扫描随访。

  • 直径>8 mm且不确定性质的实性肺结节,应进一步评估恶性概率。恶性程度低,定期随访;恶性程度高,活检或切除。

磨玻璃结节(实性)

  • 直径<6 mm的磨玻璃结节无须进一步随访。

  • 直径≥6 mm的磨玻璃结节应在6-12个月后做CT检查。

  • 对于直径10-15 mm的纯实性结节,是否切除目前还存在争议。

部分实性结节

  • 相比于前两者,这种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

  • 直径<6 mm的结节无须进一步随访。

  • 直径≥6 mm的结节应在3-6个月后做CT检查。

多发性结节

绝大多数偶然发现的多发性结节都是良性的,多怀疑有感染和炎症,合理的处理方法是短期内进行CT随访,如结节变小或消退,则证明是炎症和感染,反之需要进一步观察。

肿瘤患者复查出现结节,怎么办?

肿瘤患者术后和康复期都要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了结节,往往比其他人更警惕,是复发?转移?还是新发?抑或仅是炎症导致的良性病灶?


这几种情况在临床上都不是个例,因此发现新的结节要及时就医,请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


关于转移,你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转移瘤最“喜欢”

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类型,常常把肺部作为转移的目标。与其他器官相比,肺循环占全身循环血量的大半,拥有大面积的毛细血管,这对滞留在此的肿瘤细胞来说很有利。


除了肺部,肿瘤转移还容易选择什么位置,了解肿瘤转移的“偏好”,复查时也会有侧重。

复查发现的肺结节不一定是转移!

肺结节是不是转移?


要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转移与否,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还要结合影像学特征如大小、形态、密度等,还需考虑原发肿瘤病理类型、肿瘤性质、间隔时间因此,影像检查重要,影像医生也很重要。

总结

任何结节的产生都有迹可循,如甲状腺结节往往与熬夜、不良情绪有关,乳腺结节更多与饮酒、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肺结节的发生很大程度与吸烟有关,但是所有的结节也都跟基因相关。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态度。

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项目往往没有针对性,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项目,提高体检价值。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微信图片_20201205135150.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