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最近我去了一个巨魔幻的地方,
它在伦敦一间老教堂的阁楼上。
wow,我好像误入了——
不过我最惊诧的是,
好端端一家医疗博物馆,
名字为什么叫:
老手术…剧场?
在惊悚的谜底揭晓之前,
先来看剧场的镇馆之宝:
当我凑近了看特写,
不由地细思恐极——
如果躺到这块「菜板」上,
你会发现一件更诡异的事,
因为眼前的景观会是这样:
恭喜你,
答对了……
。
。
。
时光倒流200年,
外科手术现场居然可以卖门票的!!
这家剧场就提供一周一次的「手术秀」:
你可能会反问:
动手术有啥可看的?
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
当年的手术可不寻常,
那是一场——
恐怖片!?
在重口味的围观群众里
某种意义上,
这种沉浸式手术 LIVE,
成了文明社会特有的——
病人在台上哆嗦着,无比痛苦,血流不止,
所以衡量外科医生的医术高下,
只有一条硬性标准:
无影无形中,
医生的极限手速运动,
成就了手术剧场更大的卖点:
。
。
。
不止手速快,他还能走量,
波罗底诺战役后的24小时内,
他完成了200余次截肢手术!
这个数字意味着……
然而跟下面这位相比,
其他人都是树懒。
他就是截肢最快纪录的保持者——
他是19世纪初全伦敦最好的医生,
身高一米八八,还长得巨帅:
知道手术台为啥长得像你家菜板了吧!
那些刀痕,真心是切出来的!
总而言之,医生的快手秀,
加上病人命悬一线的紧张感…
诸多戏剧要素的碰撞,
让当时新兴的外科手术,
逐渐发展成为一门——
瞅瞅这些VIP观众,
都快够到手术台了!
。
。
。
当年欧美人民追手术剧场有多野?
比起「救死扶伤」这类标签,
医生们倒更像……
就连巴尔扎克都忍不住感叹:
普世欢腾中,剧场里的病人,
扮演了绝对的悲剧角色。
剧场里,他们躺尸般任人围观,
毫无隐私可言。
仿佛他们只是一个道具,
只是为了配合医生唱戏…
更绝望的是,当病人下了手术台,
很可能没几天就彻底领便当了,因为……
他们将有50%以上的概率死于:
19世纪早期的地球人,
完全没有细菌的概念…
如果用一个显微镜观察
这个在当年堪称顶级的手术室——
通常做完手术3-4天,
病人就开始感染发炎化脓,
死去还是活着,全看命够不够硬。
那时在欧美,截肢死亡率达60%-70%,
刚才参赛的3号快手「小李飞刀」,
甚至贡献了医学史的最高死亡率:
这场手术的大结局是:
病人、助理感染死;围观群众被吓死…
不灭不生。
走出了这个老手术剧场,
虽然感觉浑身都有点疼,
但内心还是十分治愈的。
来源:怪物旅行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