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胃炎的X线诊断要点

2023-01-3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可能还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胃炎经久不愈,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辣椒)或药物(如水杨酸类)的长期作用,返流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的持续刺激,吸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有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因而认为部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根据萎缩性胃炎是否与自身免疫有关,及有无伴发恶性贫血,可分为A、B两型。A型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多伴有恶性贫血。我国绝大多数属于B型。A型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B型病变主要在胃窦。


慢性胃炎分为几类? 有何X线表现?

1990年在悉尼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提出了新的胃炎和分级系统,尽管仍有争议,但大多倾向于采用它。该大会将慢性胃炎分为3类:

非萎缩性:即浅表性(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萎缩性:包括自体免疫性、多灶性萎缩性(主要与幽门螺杆菌、饮食因素有关);

特殊型:包括化学性(包括胆汁反流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非感染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其他感染性胃病。

X线表现:过去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肥厚性和萎缩性。表现如下:

(1)慢性浅表性胃炎:常无明显异常X线表现。可见胃窦及体部局限性不规则挛缩波,黏膜纹略粗、紊乱,有时可见浅表小溃疡,局部压痛,壁柔软。

(2)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纹常纤细、稀少或消失,呈光滑无凸征象(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有价值),黏膜沟增宽,大于5mm,有时也可见局限性挛缩波,胃张力低。

(3)慢性肥厚性胃炎黏膜纹隆起、粗大而宽、排列紊乱、扭曲不整,皱襞数量减少、表面粗糙,常有多发表浅小溃疡及大小不等的息肉样结节。本病多发生于胃窦,常致功能挛缩狭窄。胃内有滞留液。可见胃壁柔软及黏膜纹可塑性,无破坏中断。常伴胃黏膜脱垂及十二指肠球炎和溃疡。气钡双重造影可见胃小区增大


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皱襞一定会纤细、稀少吗?

就病理而言,慢性胃炎可见黏膜层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或伴有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剥脱和增生等。日本学者尸检发现从出生三天后,胃黏膜即可有炎性浸润,也就是说人类几乎100%患有慢性胃炎

上述改变可不伴胃腺体的变化,也可伴有胃腺体的萎缩,即主细胞和壁细胞数目减少,腺体变小变少,严重者可致腺体完全消失,这就是所谓的萎缩性胃炎;在个别情况下,还可见腺体增生、肥大,这就是所谓的肥厚性胃炎;如果没有腺体变化,上述上皮变化和炎性浸润仅限于黏膜层者即所谓的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发展到一定阶段,腺体萎缩极其显著,腺外组织的炎性浸润可以消退,以致黏膜层变得很薄,黏膜皱襞变少、变浅甚至消失,胃内壁变得平坦一片。

综上所述,萎缩性胃炎黏膜纹并非一定变细、稀少。

病变早期或程度较轻者,甚至可有黏膜粗大表现。同时也应注意由于检查手法不当等原因可使黏膜纹局部显示不清(诚然,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纤细、稀少为弥漫性)。所以说,X线对肥厚性、萎缩性胃炎的分法是不恰当的,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纹亦可较为粗大。

必须认识到,约9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见胃黏膜皱襞轻到中度胃窦皱襞增粗,严重者增粗皱襞可达1cm以上。有时幽门螺杆菌胃炎也可见胃体和胃底部黏膜皱襞粗大。但有学者认为用肥厚性胃炎或胃窦炎(慢性胃窦炎除外)等病名并不恰当,应予废用。


胃窦炎有何X线表现?

胃窦炎也称为慢性胃窦炎。是一种原因不太清楚而局限于胃窦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30岁以上成人。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黏膜层,但亦可延及肌层和浆膜层。

X线表现:除少数病理变化较轻的不出现阳性X线征之外,多数出现下列部分或全部X线征:

①胃窦激惹:胃窦特别是幽门前区呈半收缩状态,不能在蠕动波到达时扩大如囊状,但能缩小至胃腔呈线状,还常出现不规则痉挛收缩;

②黏膜纹增粗:黏膜纹宽度超过胃体之黏膜纹,有时增粗的黏膜纹迂曲盘绕,X线下呈息肉状透光区;

③黏膜纹紊乱:虽然胃窦呈半收缩状态,但黏膜纹仍多呈横行或环行

④黏膜纹不及正常柔软:黏膜纹不能像正常那样容易用手法压平,并且蠕动波到达时黏膜纹也不会变得像正常那样细

⑤胃窦向心性狭窄:形态比较固定,故有人称为僵直性胃窦炎,而且狭窄段压在十二指肠球底部,可形成光滑对称的压迹;

⑥胃黏膜脱垂。


胃窦炎与胃窦溃疡、胃窦癌、成人幽门肥厚症如何鉴别?

(1)胃窦溃疡:多数胃窦溃疡因不能显示龛影而被误诊为胃窦炎。但少数胃窦炎黏膜紊乱较重,钡餐停留在皱襞间沟纹交叉处,显示为点状密度增高影时,被误诊为溃疡龛影。但这种点状影有以下特点可与溃疡相鉴别:①与皱襞间沟纹相通,并位于沟的交叉点上;②手法加压,形态和大小甚不固定;③随黏膜纹的排列、走向发生变化而消失。

(2)胃窦癌:胃窦炎的胃窦狭窄有下列特点可与胃窦癌鉴别:①有黏膜纹存在;②轮廓光滑整齐;③可缩小至极细,即有一定柔软度。此外,胃窦炎的黏膜息肉样变化、扪之较软、形态可变、胃壁柔软、蠕动存在等特点可与胃癌鉴别。

(3)成人幽门肥厚症:表现为幽门管狭长、内有黏膜纹通过。可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的继续,也可继发于其它原因的幽门括约肌肥厚。胃窦炎的肌层肥厚可以局限于幽门括约肌,这实际上就是继发性成人幽门肥厚症。但多数胃窦炎的肌层肥厚不仅限于幽门括约肌,狭窄段长度相对较长,鉴别不难。


什么是疣状胃炎?

本病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病理变化的独立类型的胃炎,最早于1933年Henning作了放射学上的诊断,1974年佐野等经病理组织学研究后命名为疣状胃炎。此外,它还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息肉样胃炎、疱疹样胃炎及天花样糜烂之称。也有人提出命名为痘疹状胃炎最能表示出病灶的形态特征。本病病因不明。

疣状胃炎为糜烂性病灶,黏膜缺损但未累及肌层,如累及肌层则为胃溃疡。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诊断依赖于胃双重造影、内窥镜及组织学。

X线表现:

丘状隆起的病变,中心糜烂即糜烂性病灶可表现为靶样征、脐凹征及牛眼征

②修复期的隆起病灶可表现为息肉征象

不规则的条形征、蛇样征,即由于腺管、腺体增生及固有层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使黏膜皱襞粗大或节段性膨大所致。

总之,隆起病灶可由0.5mm至1.0~2.0cm大小,多为多发病灶,呈散在或成排呈串珠状排列;极少为单发病灶;病灶多位居胃窦及胃体部




微信图片_20220330102711.jpg


以上文字内容节选自《放射诊断要点与难点解析》(田军、孟庆学主编)


作者:田军 

来源:熊猫放射


猜你想看

33条推荐意见抢先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提前先看版!

20条推荐意见划重点!《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要点汇总!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什么渗出液会出现在后腹膜?

☞腹泻到肠道功能紊乱

☞结肠憩室:结肠上的“违规空间”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vs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不可切除转移性CRC患者该如何选择?

☞特定食物剔除饮食,成人 EoE 患者的替代药物治疗方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