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A72-4升高就一定是胃癌吗?

2021-11-1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 导语 


CA72-4是目前用于胃癌诊疗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被问及CA72-4检测的相关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CA72-4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吗?


临床上肿瘤标志物CA72-4常作为胃癌的判别,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良性疾病的患者和非胃癌患者CA72-4也升高。


这要从CA72-4的生物学特性讲起,CA72-4是由CC49和B72.3两株单抗识别的一种血清中黏蛋白样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其中CC49的靶位为高纯的TAG72,B72.3的靶位在肝转移的乳腺癌细胞胞膜上。


这两种抗体可与以下各类组织发生反应: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胃癌以及其他癌,可与胎儿组织如结肠,胃和食管发生反应,但与成人的正常组织无反应。


所以,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良性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


CA72-4升高就一定是胃癌吗?


CA72-4是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9U/ml,CA72-4的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


此指标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胃癌,CA72-4对胃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下面列举CA72-4升高常见的肿瘤:



胃癌

CA72-4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为28%~80%,大多数患者的诊断灵敏度是40%~46%,对良性胃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可以达到95%。CA72-4若与CA 19-9 或癌胚抗原(CEA) 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胃癌的敏感性。




卵巢癌

CA72-4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可达47%~80%。


对黏液样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高于CA125。两者结合起来可使初诊的诊断灵敏度提高到73%(单独使用CA125为60%);动态监测的诊断灵敏度可提高到67%(单独使用CA125为60%)。



结直肠癌

CA72-4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灵敏度可达20%~41%;并与Dukes临床分级相关。


对良性结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为98%。肿瘤完全切除后CA72-4可显著下降。长期随访发现CA72-4持续升高可能有残余的肿瘤存在。与CEA联合检测能使术后肿瘤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从78%提高到87%。


CA72-4的临床价值主要在哪里?


CA72-4主要价值体现在胃癌和卵巢炎的疗效监测。临床上主要把它作为胃癌的疗效监测指标。另外,CA72-4升高的程度和疾病的分期有关,外科手术后,其水平可以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如果肿瘤组织被完全切除,CA72-4可持续在正常水平。


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升高先于临床诊断,有研究提示CA72-4水平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标准。


CA72-4升高时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将疾病的诊断看作一个工作平台的话,那么,支撑这个平台至少有三个条件,即: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医生体检获得的阳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发现CA72-4升高,尤其是CA72-4低水平升高,应首先看一下患者年龄、病史、体征、症状等,还要考虑到其他肿瘤标志物是否升高,如果没有其他证据的支持,只有单独CA72-4低水平升高,做好一些相关检查,以防其他病患的发生,并建议患者1个月至3个月后进行复查。


作者:李琦

来源:检验科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