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严重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血脂检测可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项目。对于血脂报告单,各项指标都代表了什么意义?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血脂检测单,重点看什么?
血脂好不好,认准下面这四个指标: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基本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我国ASCVD一级预防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
血脂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
01
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TC水平容易受到生活方式、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意义:
TC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可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之一。(但不及LDL-C精准)
02
甘油三酯(TG):
TG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且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 值可能有较大差异。
临床意义:
TG 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 LDL 或 HDL 的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血清 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当 TG 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0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胆固醇占 LDL 比重的 50% 左右,故 LDL-C 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 LDL 总量。LDL-C 主要生理作用是将内源性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利用,可以反映个体的血脂水平,其血浆水平受年龄、生活方式、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意义:
LDL-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常规监测 LDL-C 对判断 ASCVD 的发生、发展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0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临床意义:
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在机体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HDL-C水平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开始药物调脂治疗。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目标。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以及目标值
注:a 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b危险因素有吸烟,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HDL-C<1.0mmol/L(40mg/dl)
2、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
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血脂处理策略是不同的:
①对于没有任何高危因素的普通人群(即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的人),一般建议低密度脂蛋白降到3.4mmol/L以下即可。
②对于合并了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一般建议降到2.6mmol/L
③但是对于极高危患者,一般建议降到1.8 mmol/L以下(甚至是要求降到1.4mmol/L以下)。
3、LDL-C 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 至少降低 50%。极高危患者 LDL-C 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 仍应降低 30% 左右。
4、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
常用调脂药物都有哪些?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