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的逐渐重视,小结节的发现率逐年升高。原位癌提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那么原位癌到底是什么?是肺癌吗?
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原位癌不是癌!
原位癌的“前世今生”
肿瘤是正常细胞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常常表现为局部肿块,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一般不转移,对人体影响较小,术后很少会复发。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常有转移,对人体危害较大,常常危及患者性命。
实际上,还有一些肿瘤,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大家通常说的“癌”其实是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
原位癌指的是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更无远处转移。肺原位腺癌(AIS)起源于2011年2月发布的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新标准。在此之前,原位腺癌被归于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原位腺癌的病理学定义
肺原位腺癌是指不大于3 cm且肿瘤细胞沿着肺泡壁结构呈鳞屑样贴壁生长,没有浸润基质、血管或胸膜,也没有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结构和浸润至肺泡的肿瘤细胞。一般情况下,它们处于惰性状态,是绝对安全的。但是肺原位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关口,继续发展极可能成微浸润性肺腺癌。大家常说的肺癌防治要抓早抓小,指的就是肺原位腺癌。(图1)
图1 原位腺癌-非黏液型
肺原位腺癌的影像学特征
肺原位腺癌主要表现为出现实性成分的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意味着癌细胞的存在。有人用肿瘤直径大小来区分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和肺原位腺癌,比如病灶小的时候是增生,病灶大了就是原位癌。一般肺原位腺癌均>5 mm,非典型腺瘤样增生≤5 mm。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和肺原位腺癌的发展是连续的,从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没有明确界限,但在实际发生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时间点,增生的病灶中某些细胞出现异形,过度增生后逐渐和原位癌开始重叠。
CT值可以反映一个病灶增生的密实程度,一般来说,正常肺的CT值小于-900 HU,如果磨玻璃结节密度升高到-700 HU,可能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如果升高到-500 HU,可能是肺原位腺癌,如果CT值再升高到-400 HU,可能就是微浸润性肺腺癌了。肺原位腺癌密度范围跨度可以从-700~-300 HU,同时还需要仔细排除血管和囊腔的干扰。
肺原位腺癌能治好吗?
一般情况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和肺原位腺癌均属于惰性状态,不会转移,经过手术切除后,其治愈率可高达100%。
来源:人卫助手(内容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肺癌真相:来自胸外科医生的肺腑之言》 ;人民卫生出版社《早期肺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