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师论前沿|这些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会导致光敏反应!

2022-04-2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药物使用


2022年3月12日,《欧洲心脏杂志-心血管药物治疗》(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发表了一篇关于心血管药物致光敏反应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某些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导致光敏反应。 如果发生,可能需要根据严重程度,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光敏药物是否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仍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光毒性和光变态两种机制。

 

有证据表明胺碘酮和决奈达隆、噻嗪类利尿剂、噻嗪样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某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光敏反应。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贝特类药物不会引起光敏反应或皮肤不良反应。

 

图片1.png

 

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与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图片2.png

点评

药源性光敏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暴露于紫外线(主要是波长为290~320 nm的中波紫外线(UVB)及波长为 320~400 nm的长波紫外线(UVA))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光毒性反应,临床表现多为过度晒伤样反应,如红斑,水肿甚至水泡, 自觉有灼热感和刺痛感;通常只发生在暴露于光线的部分皮肤上。光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多为湿疹样表现,发生不限于暴露于光照的部位。

 

可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司帕沙星)、磺胺类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其他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吡嗪酰胺、氯霉素等)、抗肿瘤药物(如索拉非尼、伊马替尼)、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抗精神病用药(如氯丙嗪)、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抗焦虑药(阿普唑仑)、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非甾体抗炎药(如吡罗昔康)、激素类药物(如去氧乙烯炔雌醇)、维A酸类(如异维甲酸)、消化系统药物(如泮托拉唑)以及本文中提到的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

 

本研究中显示,降压药中除了β阻滞剂,其他药物均有可能导致光敏性反应。同时指出,贝特类降脂药不会引起光敏反应,但笔者检索万方数据库,检索到非诺贝特致光敏反应案例。光敏药物增加皮肤癌的风险还不能确定,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郑州人民医院 高君

本文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