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由于胃肠敏感性增高,对食物特别敏感,不能忍受某些食物,吃了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种种不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写饮食日记,把那些进食后发生明显不适的食物记录下来,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予以避免。
一、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食物或某种食物成分当成有害物质,诱发机体产生针对性的特定抗体,抗体再与食物颗粒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肠道及全身多组织炎性反应,从而引发各种症状。
食物不耐受,其实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IgG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这与食物过敏不同,后者是由与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
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腹鸣等,其他还有皮肤荨麻疹、头痛、偏头痛、疲劳、行为异常、哮喘等等。
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 延时性,进食后几小时至几天才发生症状;
• 数量依赖性,进食多时发生,进食少时可能不发生;
• 累积性,进食1次、2次不一定发生,反复多次进食后发生;
• 症状不同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食物发生不耐受的表现可极不相同。
据统计,人群中高达50%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常见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
生活中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发生率
一些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反反复复的胃肠不适,其原因之一就是对多种食物的不耐受,在平时生活中较难发现,患者做好饮食日记,有助于发现那些不耐受的食物,在以后的生活应尽量予以避免。
二、食物中某些活性物质引起不适
一些食物中存在某些具有活性的化学物质,如水杨酸盐、血管活性胺(如组胺)、谷氨酸盐(如味精)、咖啡因等。我们进食食物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大多不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但有时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而诱发种种不适,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本来内脏敏感性就高,稍有刺激就会发生明显不适,并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若进食这些食物后诱发了种种不适,那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应尽量避免了。
胃肠道壁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上述化学物质能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胃肠蠕动加快,甚至痉挛,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水杨酸盐等会促进胃黏膜炎症反应,可导致胃十二指肠高敏感和运动改变,胃酸、胃液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快,诱发胃痛、胃胀、反酸、灼热、嘈杂样不适等症状;促进肠黏膜炎症反应,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
组胺除了促进胃肠壁收缩以外,还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胃部种种不适。
三、一些难以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可导致不适
一些难以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如低聚糖、乳糖、果糖、多元醇,在小肠中难以吸收,进入大肠后会使大肠内的渗透压增高,再经大肠内细菌发酵,可导致肠道的多种不适,尤其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食这些食物后更易诱发或加重患者的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腹鸣等等,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应少吃这些食物。
1)低聚糖
含低聚糖丰富的食物:小麦、黑麦、洋葱、大蒜、洋蓟、低脂乳制品、芦笋、甜菜根、豆类(黑豆、赤豆、黄豆、蚕豆、四季豆)、坚果等。
2)乳糖
牛奶或奶制品含丰富乳糖。
(酸奶是由牛奶加工而成,乳糖含量明显减少,对乳糖不耐受者可以吃酸奶。)
3)果糖
大多数水果都含有果糖,因此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多食水果也容易腹部不适、腹泻加重,尤其要避免含果糖丰富的水果,如芒果、无花果、梨等,患者宜选择含果糖少的水果,如木瓜、草莓、樱桃、柠檬等。
另外,在蜂蜜、玉米糖浆、甜味剂、果浆中也含有丰富果糖。在食品加工中常把果糖作为甜味剂来使用,如某些饮料、冰激凌、雪糕、蛋糕、面包、乳制品中都含有大量果糖。
4)多元醇
苹果、西瓜、花菜、菌菇等含有丰富多元醇。无糖口香糖也含有多种多元醇。
总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由于内脏自主神经紊乱,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内脏敏感性增高,对一些食物会特别敏感,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减少摄入,以免引起种种不适。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本文首发于“王伯军大夫谈消化”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