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顶刊日报|Hepatology:南方医院孙剑团队/美国匹兹堡大学郭海涛团队发表关于HBV RNA的分子特征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综述

2022-04-21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20421181751.png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82万人死于 HBV 感染相关肝病。慢性HBV感染形成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可长期稳定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使得乙肝难以治愈。目前批准的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UC)和干扰素虽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不能清除肝内cccDNA,使得绝大部分患者停药后疾病复发。在临床实践中,直接评估肝内cccDNA池的情况需要进行有创的肝穿活检,患者接受度较低,因此亟需有效的无创替代指标来监测肝内HBV的活动情况。传统的HBV血清标志物,包括HBV DNA、HBsAg和HBeAg,已被报道能反映自然状态下患者肝内病毒的复制活性,但在NUC抗病毒治疗状态下,传统的病毒标志物难以准确反映患者肝内cccDNA的转录活性。HBV RNA作为肝内cccDNA的直接下游产物,近年来倍受关注,可有效反映乙肝患者肝内cccDNA的数量和转录活性,在预测抗HBV治疗应答和肝脏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孙剑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郭海涛教授团队系统介绍了血清HBV RNA的分子特征及其临床应用前景,并为血清HBV RN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该综述于2022年3月28日在线发表于Hepatology (IF=17.43)。


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约3.2 kb长的部分双链松弛环状DNA(rcDNA)。当病毒通过NTCP受体感染肝细胞后,rcDNA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形成cccDNA微型染色体。cccDNA可以利用宿主的RNA聚合酶II进行转录,产生5种具有相同3’末端的mRNA,分别是3.5 kb长的preC-RNA和pgRNA,2.4/2.1 kb长的编码表面抗原的mRNA(S mRNA)以及0.7 kb长的编码X蛋白的mRNA(X mRNA)。既往研究报道,血清中HBV RNA主要是pgRNA,但其长度不一,既存在全长pgRNA、也存在3’端截断型pgRNA和剪接型pgRNA。此外,血清中HBV RNA的存在形式也较为复杂。体外实验发现,细胞上清中的HBV RNA被包被在HBcAg组成的核衣壳中,其外可覆盖或不覆盖病毒外包膜HBsAg;但在乙肝患者的血清中,无病毒外包膜包裹的HBV RNA颗粒被发现以核衣壳-抗体复合物(CACs)的形式存在。郭海涛和孙剑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包裹有病毒外包膜的HBV RNA颗粒和HBV DNA病毒颗粒一样,通过多泡小体(MVB)途径分泌至胞外,但目前关于裸衣壳HBV RNA颗粒的分泌途径尚未明确。此外,有学者提出,血清HBV RNA还可能以外泌体的形式存在于患者血清和细胞上清中,但有关该部分的证据目前较少(图1)。

微信图片_20220421181850.png


图1  血清HBV RNA的分子特征和潜在临床应用场景


图片

多项研究表明,血清HBV RNA水平与肝内cccDNA定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作为反映肝内cccDNA水平及其转录活性的标志物。目前,有关血清HBV RNA临床应用场景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在区分HBV感染自然史过程中的价值;②预测患者治疗应答的价值;③预测患者NUC停药后复发的价值;④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价值(图1)。其中,血清HBV RNA在预测患者NUC停药后复发和预测HCC发生中存在重要应用价值,国际相关指南或共识也逐渐推荐采用血清HBV RNA这一新型病毒标志物来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血清HBV RNA相关研究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基础研究方面,不同疾病状态下,血清HBV RNA的具体分子特征和生物学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如目前仍未明确自然状态下的HBV RNA病毒样颗粒是否具备从头感染能力;临床应用方面,血清HBV RNA的定量方法有待进一步标准化,关于血清HBV RNA和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仍有待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等。



本文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剑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郭海涛教授为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2021级博士生邓芮和2019级博士生刘诗为共同第一作者。南方医院侯金林主任和孙剑教授的团队长期致力于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重点研究血清HBV RNA的分子特征及临床意义,并获得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团队近3年围绕血清HBV RNA开展的系列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期刊,包括5篇Hepatology(中科院小类1区,IF=17.43)、1篇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中科院小类1区,IF=11.38)、2篇Aliment Pharmacol Ther(中科院小类1区,IF=8.17)、1篇PLoS Pathog(中科院小类1区,IF=6.82)、1篇Clin Infect Dis(中科院小类1区,IF=9.08)、2篇J Infect Dis(中科院小类1区,IF=5.23)以及 1篇Antiviral Res(中科院小类2区,IF=5.97)。团队建立的高敏血清HBV RNA定量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正在实现产品转化。




文献来源:Deng R, Liu S, Shen S, Guo H, Sun J. Circulating hepatitis B virus RNA: From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Hepatology. 2022 Mar 28. doi: 10.1002/hep.32479.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