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而4月的上海已进入防疫的关键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面对困难的团结一心,点亮了消灭疫情的希望之火,汇聚成一股强大而坚韧的力量,值此特别时期,肿瘤防治中心将为大家带来云端的特别活动。
独木难支而众擎易举,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号召助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积极倡导大众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将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举办线上系列科普活动,以及肿瘤MDT互联网义诊活动,凝聚多学科团队专业力量,筑牢“癌症防治·早早行动”的观念基础,拉紧医患交流的共同纽带,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与癌症命运抗争的个体和家庭。虽然当前癌症形势严峻,但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癌症是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线上科普特别活动
本次线上系列科普活动将在4月15日开启,多学科专家团队将为大家带来生动的防癌小贴士,从致癌因素、肿瘤辟谣的科普中为大家支招,与大家携手汇聚成战胜肿瘤疾病的“磅礴力量”。
本期带您抢先查看
宣传周活动的这些精彩亮点!
↓↓↓↓↓↓
01
多支肿瘤MDT构建科普大世界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多个肿瘤MDT团结科普,攥紧五指、集聚医学力量,就能打出漂亮的拳法,推动更多人关注疾病、防治癌症,共同击退肿瘤这个敌人。
本次肿瘤宣传周科普活动共有十余支肿瘤多学科团队参与科普视频的策划与录制,各多学科团队将根据专业经验,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针对肿瘤患者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疑惑与需求开展线上视频形式的科普答疑解析,从解答日常生活中的肿瘤防治疑点难点着手,形成“中心推动、MDT协调、全民参与”的科普行动。
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治疗服务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实践。经过十年来的不断铺垫和努力,具有中山特色的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获得了诸多患友及家属的良好口碑评价,也获得了医学同道的支持。我们将继续融入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等理念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02
多个防癌贴士助力养成健康习惯
从医学的角度出发,癌症的预防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的理论更是晦涩难懂。为进一步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科普的肿瘤MDT专家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精选出高频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
二手烟与肺癌、抑郁情绪与肝癌、肥胖与胰腺癌等等,这些关键词与癌种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曾经一度霸榜热搜的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有什么克星?这些致癌因素将被尽数揭秘,我们专家团队也会给出具体的、中肯的建议,助力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肿瘤说“拜拜”。
03
肿瘤MDT互联网义诊活动情系患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这特殊时期,我们的肿瘤多学科团队线上义诊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进入复旦中山互联网医院平台,点击置顶图的“报名入口”即可参与。
4月15日到21日,肿瘤MDT的专家将齐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义诊诊室,帮助患友解决近期遇到的难题,助力让更多患者居家问诊,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希望,构建出最坚固的健康防线。
04
多渠道交流打造微信便民一体化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积极采用线上海报、短视频、线上义诊等形式帮助患友更快了解肿瘤防治。从公众号到视频号,从线下门诊到线上互联网医院门诊,多渠道获取专业知识后,亦可通过便捷的互联网在线门诊,咨询筛查,患者可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实时获取科普知识、体验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便利。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完善,有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将为偏远地区患者带来便利,以及为特殊时期下的安全防疫、规范治疗助力。
05
持续升级守护我们的健康之路
一位新的小伙伴将亮相本次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陪伴我们获取科普知识。它元气满满、逻辑严谨、非常热心,脸上常带微笑,偶尔有疑惑、惊叹的表情,能让科普知识的获取过程显得不那么枯燥。
以更新颖的设计推动知识的活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科普表情包进行设计,让大家切实感受医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提升我们对肿瘤的认知。一起期待下它的亮相吧!
来源: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