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今天查资料时,在《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看到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能给家长压压惊。
同时也能给儿科同行们增加一点知识,做到心里有底,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倍有面。
宝宝的胸部的正中央位置,多能看到一个小凸起,向上翘着,这个是正常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剑突,也就是胸骨的最下端。因为孩子皮肤比较薄,就显露出来了(如果是胖孩子,可能看不到),如下图所示:
但是如果这个部位之前没发现,突然出现包块,还会进行性的增大,长的很快,那就很吓人了,会不会是肿瘤呢?如下图红圈所示:
这个是不是显得不怎么凸起?那咱们看个明显的,如下图白色箭头所示,这个是胸骨左侧的肿包,不是正中央剑突处的,但也属于胸骨处肿包:
那这个包是什么呢?
先看病史,出现肿包的孩子之前大多都没有外伤史,没有发热等表现,肿包在数周内进行性增大,长的还挺快,可能伴有疼痛表现,当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些孩子一点都不痛。孩子们体重增长正常,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些烦躁表现。
再来检查,查血常规没什么特殊表现,可能有轻度的炎症指标升高(也有可能是伴随的其他疾病导致的),摸着是有弹性的实性包块,正常体温,没有发红发蓝等肤色变化。当然也有些病例提示肿包温度升高,表面皮肤变红或蓝的。
那这个是肿瘤吗?长这么快,是恶性肿瘤吗?
是肿瘤,因为这是在不应该出现的部位,出现的异常的组织增生,超声提示,这多是在胸骨前(正前方或者旁边)的软组织增生,很少一部分出现在胸骨后。如下图左侧所示,这种肿瘤多表现出哑铃状的表现,就是两头大,中间小(红圈里的表现)。
那是恶性的吗?不是,这种软组织增生和周围的分界明显,不侵入骨骼、肌肉或旁边组织,里面没有血管,所以不是恶性肿瘤。
如果发现了以上的症状和检查表现,基本都属于这个病了,称为儿童自限性胸骨肿瘤,[Self‐limiting sternal tumors of childhood (SELSTOC)],为啥说是自限性的呢?因为这个肿包长大后,在6月-18月左右,就会慢慢的消退了。
那这是什么问题呢?目前认为是免疫系统对非感染性炎症的一种过度的反应。
哈哈,看到这里,是不是更放心了?
所以,基于以上的特点,对于孩子胸骨处,出现快速增长的包块时,如果孩子其他表现良好,那可以先进行超声检查,如果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哑铃状,没有血管,不侵袭周围组织),那就不用再进行核磁、CT等检查了,更不用活检等检查。
当然,如果就想进行核磁检查再明确下是否能排除恶性肿瘤,也行,但对于该病,还没有统一的核磁诊断标准,另外,活检是没必要的。
可以继续观察,比如间隔4周左右复查超声,监测肿块的大小,如果开始见效,那就不用担心了,基本就是这个诊断了。
哈哈,是不是心里有底了。
最最后,再说下,这个病不常见,虽然没啥危害,但希望都遇不到。
转自:儿科医生孔令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