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揭秘!北京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是这样“侦查”出来的

2020-06-2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呼吸基层解惑感染

“XX,XX市XX区人,现居住XX小区,X月X日经过X处……”疫情期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提醒信息。

这些信息看似简单,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背后是一个个流行病学调查员在前线“冲锋陷阵”。



微信图片_20200623100600.jpg



流行病学信息对于及早发现接触者,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链条、保护群众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流调员的工作就是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样本和信息。


6月19日下午4时,记者跟随流调员王小英体验了一次流调工作。接到电话后,王小英用最快的速度召集队友,核查“战斗装备箱”中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免洗消毒液、流调资料、生物样本转运箱等物资,10分钟内与“战友”火速出发。


“一刻也不误、一人也不漏。”王小英深知这句话的意义,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深入抗疫最前线,与每一名病例和疑似病例近距离接触。


半个小时后,到达大兴区某镇一名病患的家中。进去之前,王小英和“战友们”依次戴上口罩、防护帽、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做好严格的防护。


大家相互帮助,防护服装1分钟内就能穿上,为流调工作争取了时间。

与王小英一同作战的有3人,他们分工有序,到达病例家中后,详细了解每一例病患的信息,围绕病例的基本情况、就诊情况、发病前14天旅居史、发病后的活动轨迹、有没有可疑的病例接触、可疑的环境暴露等做详细调查。

他们要像“警察破案”般寻找一切可能传染的蛛丝马迹,摸排感染来源、传播方式和可能的感染者。


每一个证据都要经过不断地摸排调查,哪怕耗费再长时间,要做到‘顺藤摸瓜’。”王小英说,根据病患的情况,有时候调查时间要达三四小时。


调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遇到病患不愿意交流,出现隐瞒甚至抵抗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有充足的耐心去沟通,打开患者的心门,取得患者的信任。


微信图片_20200623100603.jpg



在大兴一处病患家中,病例的家属在一旁哽咽,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流调工作,这时王小英连忙安慰:“要相信政府、相信我们医院,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能战胜病毒,恢复健康。”缓解了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后,流调小分队继续获取流行病学信息和样本。


在专业和耐心的2个多小时的调查后,王小英和2位队友们带着样本走出来,这时他们已经全身湿透,与此同时,外边的接应队员等待多时。

“先把第一层手套伸出来消毒,摘掉护目镜,继续消毒,脱掉防护服连带鞋套及第一层手套,手继续消毒,摘口罩,消毒,摘帽子,消毒,摘手套,消毒。”脱掉防护用品远比穿上去耗时,脱下来的防护用品,被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消毒后封存。


夕阳西下,王小英回到单位后,还得第一时间统计数据,分析获取到的流行病学信息,确定密切接触者,完善流调报告,交出一份及时精确的报告,为疫情研判提供有力的支撑。


“有时候得花上四五个小时完成报告的撰写,我们也在与病魔赛跑,必须抢时间。”说完,王小英迅速坐上车,赶往下一个“战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