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ASCO丨国产ADC新药初露锋芒!北肿沈琳教授团队公布SYSA1801临床试验结果

2023-06-08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于当地时间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顺利举行。今年大会主题为“与患者合作:癌症治疗与研究的基石”。围绕该主题,大会汇聚了全球肿瘤学界专家学者,传递最新研究进展,共议未来探索方向。大会虽已落幕,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中国医学论坛报ASCO学术联播将继续为您整理会议重要研究,与您一同精研学术热点,汲取大会精华。




新药研发专场每年都是ASCO会议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多个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纷纷问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模式,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ADC药物相关研发策略也是今年ASCO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CLDN18.2是胃癌治疗的潜力靶点。在今年ASCO大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成员王雅坤医生以壁报讨论形式展示了SYSA1801治疗CLDN18.2表达复发或难治性晚期实体瘤的首次人体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号3016),初步结果在胃癌患者中呈现良好的疗效。


图片6.jpg


图片7.jpg

王雅坤医生(大图左二)进行壁报展示





研究背景




SYSA1801是石药集团研发的重组抗人CLDN18.2单克隆抗体-MMAE偶联药物,由1个抗CLDN18.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每个重链Q295位氨基酸上偶联 1个 MMAE衍生物(LND002)构成,通过选择性结合于CLDN18.2受体环 I,在靶细胞内溶酶体降解释放出活性化疗药物MMAE,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见下图)。

图片4.png

SYSA1801作用机制


CLDN18.2蛋白最初被发现能持续、稳定地高表达于多种胃癌组织,但随后有研究表明,其也能在乳腺癌、结肠癌、肝癌、头颈癌、以及肺癌等多种原发恶性肿瘤中异常激活和过度表达,尤其好发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胃癌(70%),胰腺癌(50%)。





研究详情




研究方法

本研究(NCT05009966)是一项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的I期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SYSA1801(0.5 mg/kg、1.0 mg/kg、2.0 mg/kg、2.5 mg/kg、3.0 mg/kg,q3W)治疗CLDN18.2表达(定义为CLDN18.2 IHC≥1+)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研究分为剂量递增和扩展两个阶段。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组的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每6~8周进行一次肿瘤评估。本次报告SYSA1801在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整体安全性。


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11月5日,共有33例受试者入组,包括26例胃癌和7例胰腺癌。所有患者之前都接受过全身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59岁(22 ~ 71岁)。所有患者均有远处转移,ECOG评分均为0~1分。22例(66.7%)和11例(33.3%)患者分别接受过1~2线和≥3线的既往抗肿瘤治疗。按照RECIST v1.1进行疗效评估。21例受试者可评估疗效,其中包括17例胃癌受试者,胃癌人群的ORR为47.1%(95%CI 23.0-72.2%),包括8例PR。DCR为62.7%(95%CI 38.3-85.8%),包括3例SD。此外,有2例胃癌受试者的疗效格外亮眼,1例既往接受靶向CLDN18.2单抗治疗失败者在接受SYSA1801治疗后获得PR,另1例接受SYSA1801治疗后获得持久的PR,至数据分析截止日期时已经长达44周(见下图)。


图片5.png

靶病灶直径和相对于基线最佳变化率瀑布图


25例(75.8%)受试者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其中8例(24.2%)发生3级及以上TRAE。常见的TRAEs为恶心(42.4%)、呕吐(36.4%)、眼干燥症(21.2%)和贫血(21.2%)。这些TRAEs大多是1级或2级。最常见的≥3级TRAEs是恶心(9.1%)和呕吐(6.1%)。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


研究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SYSA1801在CLDN18.2表达晚期恶性实体瘤中显示了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疗效,尤其在胃癌中疗效很有前景。SYSA1801在给药剂量范围内安全耐受性较好,目前正在开展剂量扩展阶段研究。


图片8.jpg

王雅坤医生(左二)进行大会讨论发言


本研究的讨论嘉宾是来自NEXT Oncology Madrid的Valentina Boni教授,对本研究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均令人鼓舞。与会专家表示非常期待本药物扩大样本量之后的疗效结果,以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分析结果。





未来展望




近年来,北京肿瘤医院消化科和I期临床研究团队在沈琳教授的带领下,在胃癌Claudin18.2靶向治疗领域持续耕耘,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临床实践的改变,获得国际研究者的肯定。未来随着ADC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靶点、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进一步改善广大胃癌患者的生存。


来源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编辑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