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服用退烧药导致急性肾衰竭?如何避免药物性肾损伤?

2023-06-04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服用退烧药导致急性肾衰竭?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


病例回顾


不久前,浙大二院肾脏内科接诊了一位6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发病时肚子胀的厉害,但是发病以后尿量却逐渐减少,在当地乡镇、地市、省会医院辗转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最后一滴小便也没有了。患者和家属不死心,转院来到浙大二院。


检查发现血肌酐高达1718μmol/L(正常参考值<132μmol/L),了解病情后,初步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浙大二院肾脏内科主任马坤岭仔细翻阅外院的病历,凡涉及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该检查的基本上都查到了,没有发现问题。在浙大二院做的急诊血常规和B超检查是正常的,马坤岭医生决定给病人行肾穿刺检查。


由于病人血肌酐很高,肾穿刺有一定的风险,充分了解病情后,马坤岭决定先给予每日透析,直到血肌酐降到200左右,把肾穿刺活检给做了。结果显示,肾小管呈现中-重度病理改变,小管上皮细胞有空泡变性,脱落、坏死,有肾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图片
图片

肾活检病理图(光镜及电镜)


很明显,这是由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而且极有可能跟药物有关。反复向病人追问病史,我们有了意外发现——3个月前,这位大伯曾因“感冒”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服用1周后出现纳差、腹胀,当时未在意。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闷气促,少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治疗。


急性肾小管坏死,顾名思义,是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管细胞大量坏死、脱落,坏死脱落的肾小管细胞堵塞管腔,尿液和人体代谢废物就排不出来,钠水潴留、代谢废物蓄积,就会出现水肿,血肌酐升高,血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等急性肾衰的表现,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期主要表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水肿,酸中毒,高血钾,心衰等,恢复期会出现多尿。


图片



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常见原因




1、急性缺血导致的缺血性坏死:比如大量失血、休克等。


2、药物:最常见原因。


3、小龙虾:小龙虾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机制不明,暂时单独归类。


4、肾小管堵塞:地震挤压、运动过量导致肌溶解,大量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溶血、疟疾等红细胞破坏形成的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大量蛋白尿堵塞肾小管等。



药物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既往研究统计,最常导致药物性肾损伤的药物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25.1%),其次为抗肿瘤药(18.0%)、抗生素(17.5%)、造影剂(5.7%)。常见的伤肾药物有以下几种: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主要功效为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与止痛药大多都含有此类成分。其对肾脏的副作用为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等,严重者可引起间质性肾炎。有研究表明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肾脏疾病发生的风险率是普通人群的2.1倍。


2.抗生素类药物

平日上呼吸道感染时,大家通常会服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但长期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将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使用该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肾小管损害、急性肾小管坏死、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素氮与肌酐升高。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吡肟、头孢噻啶等以及青霉素,这类药物可能导致肾小管坏死,出现蛋白尿、血尿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应药物过敏性反应造成急性间质性肾炎。

  • 多烯类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这类药物可造成肾坏死,尿液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及肌酸酐升高。


3.部分肾毒性中药

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害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可认为中药“安全无毒”而滥用,尤其是部分含马兜铃酸的常见中药如: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等一定要谨遵医嘱使用,切勿误服滥用。潜在肾损伤风险的中药:

  • 植物类药材:关木通、马兜铃、雷公藤、益母草、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细辛、番泻叶、草乌、川乌等。

  • 动物类药材:全蝎、蜈蚣、鱼胆、猪胆、海马、蛇胆、麝香、蛇毒、蜂毒等。

  • 矿物类药材:硼砂、绿矾、胆矾、朱砂、雄黄等。


4.造影剂

造影剂广泛应用于静脉肾益造影、血管造影、胆囊造影和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等。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导致肾缺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造影剂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脱水的病人。所以建议肾衰竭患者使用等渗、低黏度、非离子型造影剂,以此来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伤?




在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药物性肾损伤的知识后,在日常用药的时候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预防药物性肾损伤呢?


① 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若不得不服用,需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服药。


② 联合用药时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同时服用,同时在药物配伍时注意避免联合使用加重肾脏负担的药物。


③用药前评估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制订用药方案。


④ 在服用肾毒性药物时应密切关注尿液,是否出现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并定时抽血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


⑤ 对于肾脏功能正常,无须限制水分摄入的人群,服药时可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


图片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整理自浙大二院、李青科普、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健康在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