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恶性淋巴瘤?还是胃溃疡?差那么一点就可能弄错!

2022-04-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先来看河南省人民医院梁宝松教授昨天分享的一个病例:


患者男性,72岁,郊区农民,既往体健。


过年后经常感觉胃部不适,自行服胃药未见效。1个内体重下降5kg


半个月前,王老汉再次出现胃痛,恶心、呕血、排黑便。


就诊于一家三甲医院。


胃镜提示:胃内巨大溃疡;


病理活检提示:胃溃疡,未发现肿瘤细胞;


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

微信图片_20220413142448.png

首诊医生诊断胃溃疡合并出血,并针对幽门螺杆菌和抗胃溃疡进行药物治疗。


半个月后,症状未见好转,有加重趋势。


于是,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求诊于梁宝松教授。


梁教授详细问诊和查体,了解患者的病史特点:


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近一月体重下降近5kg;


上腹部疼痛,常于饭后发作,每次持续差不多半小时左右,休息或进食后可缓解,无放射痛,似乎是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特点。而且外院胃镜已经提示了有胃溃疡,好像这样诊断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线索——体重快速下降!


再看胃镜描述:胃巨大溃疡,周围结节样隆起,边界不清,溃疡上污秽苔附着,这个描述很像是恶性溃疡。


因此,梁教授考虑患者恶性溃疡可能性大,即使患者外院胃镜病理提示未发现肿瘤细胞,也不能除外恶性溃疡,尤其是恶性淋巴瘤的可能。


于是,安排做腹部CT,重新胃镜检查,要求取检一定要多点取材,尽量深挖,并做免疫组化检查。


微信图片_20220413142452.png


CT结果提示:胃窦、十二指肠段壁增厚并强化,周围淋巴结肿大,恶性病变不除外。


胃镜提示:胃窦-幽门变形,环周溃疡,污秽苔附着;


病理提示:结合免疫组化和形态学表现,符合B细胞淋巴瘤,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


至此,这个伪装成胃溃疡的恶性肿瘤终于被解开了面纱。

了解一下胃恶性淋巴瘤

胃淋巴瘤,即胃MALT(“莫特”)淋巴瘤,全名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该病病因尚未明确,但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主要与Hp的感染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表面无淋巴细胞。但是,当感染Hp后,胃黏膜发生炎症,淋巴细胞大量聚集,合并后续的其他因素的作用,良性的淋巴细胞将变成恶性的淋巴瘤细胞。


此外还有分子水平的改变——基因突变和异位,也会导致淋巴细胞恶化为胃MALT淋巴瘤。


绝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下降和腹胀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胃MALT淋巴瘤的内镜表现则多样化,例如类似胃炎糜烂、消化性溃疡、褪色变化、黏膜下肿瘤样隆起和皱襞肿大等等。最终可通过胃镜活检确诊。



分以下4型:


1.肿块型:胃黏膜肥大及水肿,出现多发、大小不等的扁平型肿块或结节状隆起向腔内形成假息肉状,表面黏膜光滑、完整,肿块较大时表面有糜烂及浅表性溃疡形成。


2.溃疡型:在浸润性肿瘤的表面,形成多发性浅表型溃疡,溃疡多呈不连续性,地图状分布,深浅不一,底部较平坦,溃疡边缘明显增厚,但周边无环堤状隆起。也可形成单一的巨大溃疡,此时难以与癌性溃疡相鉴别。


3.浸润型:在胃内广泛浸润时,可使胃壁增厚变硬,一般管腔不狭窄,表面黏膜皱襞粗大似皮革胃,需与肥厚性胃炎和胃癌皮革胃相鉴别。局限性浸润时,出现局部黏膜皱襞隆起、增厚,与正常胃组织界限不清。


4.结节型:黏膜表面多发性或弥漫性的结节样隆起,伴有表面表浅糜烂。



由于胃恶性淋巴瘤的病变常位于黏膜下层,而不在黏膜表面,所以活检阳性率并不高。国内有报道内镜活检确诊率约53.8%,较国外文献报道低。其原因可能与取材表浅或组织较小有关。


因此,在临床上对可疑恶性淋巴瘤者,应在溃疡边缘内侧,以适当的深度、多部位进行取材,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此患者首次胃镜呈明显的溃疡性病变,但溃疡的外观与临床常见传统意义上的良性溃疡有所区别,因此应引起重视,即使病理不支持恶性肿瘤的诊断,仍然强烈建议患者进一步诊治,必要时会诊,好在患者依从性较好得到确诊,治疗效果良好。



附: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表

微信图片_20220413142456.jpg


活动期的胃溃疡与BorrmannII型进展癌的鉴别

微信图片_20220413142500.jpg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90%~95%以上的病理标本中可见Hp感染。尽管它比较温和,预后较好,但毕竟是恶性肿瘤,如果发现得晚,致死率依旧很高。因此若想从源头上预防该疾病,就要及早检查并根除Hp。


除此之外,肠型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几十种胃外疾病都与Hp感染有关。因此我国指南建议:成年人,不管有没有症状,只要没有抗衡因素,都建议根除治疗!


如果感染,建议”四联方案“(两种抗生素+铋剂+抑酸剂),吃药10~14天,大部分能根除。Hp治好后5年内的再次感染率低于5%。


作者:胃肠病作品

来源:老杜说健康 

纯干货.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