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病诊疗指南——枫糖尿症【内分泌代谢罕见病】

2022-04-08作者:论坛报沐雨论著
非原创 罕见病

概述


枫糖尿症(maple syrupurine disease,MSU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支链氨基酸代谢病。由于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体(branched chain keto 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BCKAD)缺陷导致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酮酸衍生物氧化脱羧作用受阻,大量支链氨基酸及其相应酮酸衍生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因患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支链酮酸衍生物,具有香甜的枫糖气味而得名。MSUD主要临床特征为发作性或慢性脑损伤,血浆别异亮氨酸增高有诊断价值。


病因和流行病学


MSUD是由于BCKAD的缺陷导致支链氨基酸代谢受阻,体内支链氨基酸及其酮酸衍生物蓄积,亮氨酸及α-酮异己酸干扰脑的氨基酸转运、脑苷脂合成缺乏,髓鞘形成障碍,继而出现脑萎缩、脑发育障碍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毒性损害。BCKAD复合体由4种蛋白组成:BCKDHA基因编码的支链α酮酸脱羧酶E1α、BCKDHB基因编码的支链α酮酸脱羧酶E1β、DBT基因编码的二氢硫辛胺支链转酰基酶E2和DLD基因编码的硫辛酰胺脱氢酶E3。当任何一个基因发生致病变异,使得其编码的蛋白缺陷均可以导致BCKAD复合体的功能障碍,引起MSUD。根据蛋白缺陷的类型不同,MSUD又可分为E1α缺陷的MSUDⅠA型、E1β缺陷的MSUDⅠB型、E2缺陷的MSUDⅡ型和E3缺陷的MSUDⅢ型。多数情况下,机体残留9%~13%的BCKAD活性即可满足支链氨基酸的正常代谢。


MSUD于1954年首次报道,发病率存在种族及地域差异。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MSUD患病率美国为1/180000,澳大利亚为1/250000,德国为1/177978,日本为1/500000,中国台湾为1/100000,中国大陆为1/139000。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生化表现、残留酶活性及对维生素B1治疗反应性,MSUD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以经典型和中间型最常见。


1.经典型 最常见,占75%。患儿出生时正常,发病早、症状重并发展迅速。通常患儿出生12小时后,在耵聍中即出现枫糖浆气味;生后12~24小时在尿液和汗液中有特殊的枫糖味;2~3天出现酮尿、易激惹和喂养困难;4~5天开始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症状,表现为哺乳困难、阵发性呕吐、拒食、嗜睡、呼吸暂停、惊厥发作、肌张力增高以及“击剑”样和“蹬车”样刻板动作等;生后7~10天可出现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大多数的患儿在出生后数天死于严重的代谢紊乱。


2.中间型 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患者症状较经典型轻,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落后、喂养困难、易激惹、在耵聍中有枫糖浆气味,应激情况下可以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


3.间歇型 呈间歇发作,早期生长发育均正常,多在感染和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和酮症酸中毒,极少数的严重者可引起死亡。间歇期支链氨基酸浓度正常,发作期与经典型类似有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


4.硫胺反应型 临床表型类似于中间型,智力发育轻度落后,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用维生素B1(硫胺素)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


5.脂酰胺脱氢酶缺陷型 很罕见,类似轻型,但往往伴有严重的乳酸血症,也可有神经系统受损,如生长发育延迟及肌张力低下等。


除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外,MSUD还可表现为贫血、四肢皮炎、脱发、厌食、骨质疏松等。少数患者表现多动、抑郁和焦虑。经新生儿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的MSUD患者可无典型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测


1.生化检测 血糖可减低或正常,血氨可增高,尿酮体阳性,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增加,血清钠及渗透压减低。


2.血浆氨基酸谱分析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可检测血浆亮氨酸、异亮氨酸、别异亮氨酸及缬氨酸浓度增高。串联质谱技术只能检测血中亮氨酸(包括异亮氨酸)及缬氨酸增高,亮氨酸/苯丙氨酸比值增高。异亮氨酸及别异亮氨酸增高是诊断金标准。约50%的患者确诊时亮氨酸水平超过1500µmol/L。


3.尿支链α-酮酸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尿有机酸分析,MSUD患者尿中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α-酮酸衍生物即2-酮异己酸、2-酮-3-甲基戊酸、2-酮异戊酸排出增加。


4.BCKAD复合体酶活性测定:可采用外周血白细胞、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羊水细胞及绒毛细胞等进行酶活性测定,方法繁琐,临床上很少开展。


5.基因分析 对导致MUSD的致病基因进行Sanger或二代基因测序,明确分子诊断。


6.头颅MRI 典型MSUD患儿因亮氨酸毒性作用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局灶性小脑深部白质病变、脑萎缩或髓鞘发育异常等。


7.维生素B1负荷试验 所有患者均应进行维生素B1负荷试验,大剂量维生素B1200~300mg/d[或10mg/(kg·d)],同时低蛋白饮食治疗至少3周,血亮氨酸及缬氨酸水平下降30%以上,临床症状改善,判断为维生素B1有效型,需终身大剂量维生素B1口服治疗。


诊断


根据典型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尿枫糖气味等临床表现,尿有机酸分析提示支链氨基酸及其酮酸衍生物增多,血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增高,尤其血浆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异亮氨酸>5µmol/L即可临床诊断为MSUD。BCKAD复合体酶活性测定及4种基因(BCKDHA、BCKDHB、DBT和DLD)的变异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


MSUD新生儿筛查技术成熟,应用串联质谱技术(MS/MS)进行血氨基酸谱分析,以亮氨酸(含异亮氨酸)、缬氨酸水平为主要指标,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比值为次要指标,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进行尿有机酸、血浆氨基酸及基因分析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新生儿脑病,如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癫痫状态、胆红素脑病、脑膜炎和脑炎等。还需与其他引起新生儿脑病的一些先天性代谢疾病相鉴别,如β-酮硫解酶缺乏症、尿素循环障碍、甘氨酸脑病、丙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尿症等。


治疗


MSUD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处理、饮食管理及维生素B1治疗。治疗原则为去除诱因,降低血浆亮氨酸毒性作用,纠正急性代谢紊乱,维持血浆支链氨基酸在理想范围内,保证良好的营养及生长发育。治疗目标:血浆支链氨基酸浓度在理想范围,亮氨酸(Leu)≤5岁100~200μmol/L,>5岁75~300μmol/L;异亮氨酸50~150μmol/L;缬氨酸150~250μmol/L。


1.急性期处理

(1)去除诱因,保证热量,抑制蛋白分解:如控制感染等诱因,供给足够热量,新生儿热量100kcal(/kg·d),通过持续高浓度葡萄糖输注[10mg(/kg·min)]、脂肪乳静脉营养、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等措施,抑制机体蛋白分解。


(2)避免低渗静脉液体,预防脑水肿: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150ml(/kg·d),血浆渗透压降低小于5mmol/L,维持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38~145mmol/L,监测尿量,维持尿渗透压300~400mmol/L。已经发生脑水肿者,呋塞米0.5~1mg/kg,每6小时1次,甘露醇每次0.5~1.0g/kg,3%~5%高渗盐水5~10ml/kg,维持血钠在理想范围。


(3)降低血浆亮氨酸浓度,维持适量的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当血浆亮氨酸大于1500μmol/L时建议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以便快速降低血浆亮氨酸浓度。通常24小时血亮氨酸清除率应大于750μmol/L,确诊后2~4天内将血浆亮氨酸水平降至400μmol/L以下。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必需氨基酸,急性代谢危象期间,给予不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特殊配方奶粉喂养,24~48小时后逐渐增加天然蛋白质摄入量,通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需要量分别为80~120mg/(kg·d),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分别为250mg/(kg·d),可维持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400~600μmol/L,避免缺乏。


(4)试用大剂量维生素B1,每日100~300mg,分次口服。


(5)左卡尼汀:有争议。最近发现左卡尼汀可降低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


2.慢性期治疗 主要基于饮食治疗及维生素B1治疗,保证热量及营养供应,满足生长发育,定期监测血支链氨基酸水平,调整天然蛋白质摄入量,维持血浆支链氨基酸在理想范围内。


(1)饮食治疗:以补充不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特殊配方奶粉或氨基酸粉为主,定期监测血浆氨基酸水平。快速生长期(生后0~10个月)婴儿L-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需要量通常分别为50~90mg/(kg·d),30~60mg/(kg·d),20~50mg/(kg·d)。1岁以后亮氨酸需要量逐渐降低,成人亮氨酸需要量为5~15mg/(kg·d),而异亮氨酸及缬氨酸需要量变化不大。MSUD孕妇在整个孕期血浆亮氨酸的水平维持在75~300μmol/L,血浆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水平维持在200~400μmol/L。


(2)维生素B1有效型:长期大剂量[10mg/(kg·d)]维生素B1治疗。


(3)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经典MSUD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放松饮食限制,纠正代谢紊乱,防止进一步脑损伤。肝移植后血浆亮氨酸仍可2~3倍增高,应激可能诱导病情加重。


(4)对症治疗:约36%的MSUD患者存在多动、抑郁或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早期治疗者(生后60天以内)相对少见,对相应的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治疗反应良好。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MSU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的父母均为无症状的致病变异携带者。先证者的同胞有25%的概率为患者,约50%的概率为无症状的携带者,25%的概率为正常个体。先证者基因诊断明确者,其父母再次生育时于孕10~13周采集绒毛或孕14~16周采集羊水进行产前诊断,亦可植入前诊断。如果患者得到临床诊断但只检测出一个致病变异时,可以通过测定BCKAD酶活性进行产前诊断。


诊疗流程(图 67-1)

2022-04-08_134413.jpg

图 67-1 枫糖尿症(MSUD)诊疗流程


参考文献(略)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