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吴小凡,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上两讲我们说到了血小板功能检测具体应该怎么做(点这里查看)以及体外血小板功能检测(PFT)指导的治疗策略对临床预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点这里查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最后讨论一下基于PFT,要怎样调整DAPT策略?
对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患者目前临床试验中常见的调整治疗策略的方法为(1)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和(2)改用效能更高的P2Y12受体拮抗剂。
对于血小板低反应性(LPR)患者,有临床试验将普拉格雷改换为氯吡格雷,尚无PFT指导下调整替格瑞洛剂量的治疗策略。
PLATO研究[1]纳入18624例ACS患者,对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DAPT的临床预后,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在未增加大出血事件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全因死亡率,但是非手术相关的出血事件明显增加。因此,在新型 P2Y12 受体拮抗剂时代,将关注如何降低缺血事件的绝对风险同时不增加出血事件的绝对风险。
TROPICAL-ACS研究[2]提出了PCI术后PFT指导下分阶段DAPT方案,该研究纳入261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普拉格雷治疗12个月)和递减治疗组,递减治疗组在进行7天标准剂量普拉格雷治疗后改为7天标准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根据PFT结果分为HPR和非HPR,HPR患者进行11.5个月普拉格雷治疗,非HPR患者进行11.5个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1年,PFT指导下的早期DAPT降级治疗效果不劣于标准剂量普拉格雷治疗。该研究以PFT为指导,为平衡DAPT过程中缺血风险与出血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综合关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这三讲,进行小结与展望
在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时代,缺血事件绝对风险的降低和出血事件绝对风险的增加之间的平衡仍旧微妙,以PFT为指导,根据血小板活性“治疗窗”的概念进行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地平衡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Wallentin L, Becker RC, Budaj A, et al.Ticagrelor versus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N Engl J Med, 2009,361(11):1045-1057.
[2].Sibbing D, Aradi D, Jacobshagen C, et al. Guided de-escalation of antiplatele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ROPICAL-ACS): a randomis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trial[J]. Lancet, 2017,14;390(10104):1747-175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