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药师论前沿》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郑州人民医院药师团队合作的栏目,该栏目从药师的角度出发,带你看研究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临床应用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尤其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配体1(PD-L1)轴抑制剂的应用,已将晚期NSCLC患者五年生存率从5%提高到16%。ICI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多种机制提高肿瘤患者对ICI的敏感性,因此暴露于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更差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有效率(RR),广谱抗生素与窄谱抗生素对ICI的治疗结局影响不同,但既往研究并未对抗生素的类别进行亚组分析。近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使用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不同类别抗生素的治疗结局。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结果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β-内酰胺类药物显著缩短了患者的OS和PFS。此外,暴露于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组合的患者OS和PFS最差。该研究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杂志》[AmJ CancerRes,2022;12(7): 3175-3184]。
研究纳入了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共148例,其中80例患者在首次接受ICI给药前后60 d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最常用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其余68例患者未使用抗生素。研究人员发现,ICI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内使用抗生素致晚期NSCLC患者的OS从24.2个月缩短至19.6个月,相对于非抗生素组PFS的9.3个月,抗生素组PFS也缩短至5.6个月。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OS及PFS与非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别,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者OS和PFS显著缩短,而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OS和PFS分别为12.45个月及4.55个月。进一步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患者OS和PFS缩短最明显,分别为12.9个月及5.19个月。而在ICI治疗后30 d~60 d使用抗生素对OS及PFS无显著影响。
点评
NSCLC仍然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ICI的出现使得肺癌的诊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即使可从ICI治疗中获益,患者对ICI治疗敏感性也存在明显异质性。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产生代谢物肌苷增强免疫应答,因此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降低免疫治疗疗效。但不同类别抗生素对免疫治疗的影响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对ICI治疗前后30 d~60 d内使用不同类别抗生素后对OS和PFS的影响,解答了在ICI治疗期间何时使用抗生素以及选择何种抗生素治疗的问题。该研究表明在ICI治疗前60 d至治疗后30 d内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β-内酰胺类药物会显著缩短患者的OS和PFS,而β-内酰胺类药物中以青霉素类药物影响最大,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使用。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区分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疗程对ICI治疗的影响。此外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小尤其是亚组分析的 样本量较小,也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作者郑州人民医院司倩
版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