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灵芝孢子粉、冬虫夏草=免疫治疗?

2020-07-22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相当火的一个话题,就连在菜市场都能听到如下的对话:



这年头,得癌症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前两天住我隔壁的老刘头查出来肺癌,他儿子在美国工作的,说是可以试试免疫治疗,疗效很好的,就是太烧钱,一个疗程就要上万了。要我说啊,免疫治疗还是咱们中华国粹——中药,最管用。那什么灵芝呀、冬虫夏草之类的,吃起来,保管免疫力强得很,而且花不了那么多钱,不得比那个老美的免疫治疗管用得多呀


哎呀老张,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人家老美的免疫治疗跟你这个灵芝、冬虫夏草完全不一样。像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跟目前大火的免疫治疗完全不搭噶,灵芝、虫草不能乱吃,适量吃一些是可以改善一些免疫指标,但是如果只服用灵芝、虫草就想抗肿瘤,是肯定不行的。



既然都说到“免疫治疗了”,那我先跟大伙简单聊聊什么是“免疫治疗”,再说说灵芝、虫草到底该不该吃。话不多说 ,咱们进入正题。



微信图片_20200721161638.jpg


01 何为“免疫治疗”?


这要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说起,免疫系统就像是护卫我们健康的一支军队。正常情况下,这支军队训练有素,每天巡查咱们的身体,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清理。对于肿瘤细胞免疫系统一旦发现它,就会把它原地处决,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但肿瘤细胞也是很聪明的,会伪装自己,以此躲过免疫系统的识别,这就是肿瘤的“免疫逃逸”。而免疫治疗就是揭开肿瘤细胞的伪装,让他露出真面目,让免疫系统能够识别,从而清除肿瘤。




微信图片_20200721161641.jpg


02 灵芝、虫草有用吗?是不是一点也不能吃?


答案是:NO。先谈谈灵芝。很多的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存在,也是会出现免疫指标的异常的。临床有一些病人,适量吃灵芝孢子粉可以改善部分免疫指标,但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灵芝孢子粉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另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吃了市面上常见的一些灵芝孢子粉或者灵芝茶、灵芝孢子油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这意味着患者可能出现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而“虫草”实际上是一个被过度炒作的中药,属于典型的“消费骗局”,堪比最近被众多美食博主、健康达人推崇的“牛油果”。在众多广告商的口中,冬虫夏草堪比“神药”:




微信图片_20200721161643.jpg


03 


其实虫草的有效成分是“虫草酸”,其实它的化学分子式C6H12O6,为1,3,4,5—四羟基环已酸,即D-甘露糖醇。广泛存在于多种陆地和海洋植物中,如橄榄,柿子树等,是一种非常普通而便宜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当中,一千克几十元而已”。





在治疗期间,我还是会建议患者慎用或者禁用灵芝、虫草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果患者的经济条件不错,身体情况也允许,那可以适量服用一些由正规渠道购买的灵芝、虫草。但总体的治疗原则还是以正规的抗肿瘤治疗为主,这些号称“提高免疫力的神药”的使用还是要慎重,以防本末倒置 。



来源:邱立新医生

作者简介

邱立新,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要从事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研究。创办了肿瘤科普公众号“邱立新医生(qiulixinyisheng)”。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发表SCI论文65篇,累计影响因子约300 分,其中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SCI论文40篇,累计影响 因子约180分。副主编《赢在论文*术篇》、参编《实用循证医学方法学》。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等。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医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等 。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