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0年,抒写的是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守护生命的大美医者。
2020年,体现的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大医精神。
2020年,彰显的是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稳定之锚、动力之源的大国担当。”
在金秋8月,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国际NOSES云会议胜利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利用全网直播的方式向全国同道展示学者们的风采。本次大会围绕“防疫抗癌、精诚合作、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主题,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凤凰一点资讯、解放日报-海上名医、医师报、腾讯新闻、腾讯健康、腾讯视频、新浪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一直播、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直播。
本次大会为期9天,包括51场主题会议,358个学术讲座,全国1140位结直肠领域知名专家共同参与。全部平台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观看总人数达690万人次。
开幕式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青委主任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骞教授主持。
刘骞教授主持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王锡山教授致欢迎词。他表示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了4年,且规模逐年壮大。感谢医师协会及全国同道的支持和热情参与。目前专委会已经成立了28个分会。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席卷全球,协会也心怀家国,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和协会的号召,为了向英雄致敬,指导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患者做好防控及病情管理,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成功举办了30场“致敬英雄、诉说衷肠”抗疫抗癌学术活动;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的王振宁书记和上海长海医院王颢医生奔赴前线,驰援前方。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的总干事刘正医生在总会的支持下,与国际结直肠领域的专家撰写了疫情情况下对结直肠癌患者指导的文章。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与国际结直肠肿瘤同道共同撰写了Springer出版的英文第二版NOSES书籍。同时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也开展了中国NOSES胃肠指南巡讲活动、国际NOSES经典手术视频大赛、中国NOSES外科周以及艺匠TOP100学术活动。
在本次会议上,王锡山主委还部署了下一年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要做好学术引领作用,面向基层,走向国际。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最后主委王锡山教授向赫捷院士、张雁灵会长以及学会领导致谢;向广大医务人员以及企业致谢;向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致谢!
王锡山主委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致辞。赫院士代表国家癌症中心对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大会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结直肠癌年发病38.8万,死亡18万,已经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喜的是近些年结直肠癌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多学科的相互合作,使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这与你们奋战在第一线的同道们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秉承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不断的进取,特别是在“微创中的微创”、“快速康复”、“人文关怀”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发展,打造平台,创造品牌,为结直肠癌整体的生存改善、人民生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赫捷院士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致辞。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以说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这场疫情中,我们广大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的安危,冲在疫情的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上周我们刚刚庆祝了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同时我们颁发了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这次医师节可以说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对我们医疗群体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发来了慰问,李克强总理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孙春兰副总理也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那么中央电视台也是第一次为我们医师节举办了一个特别节目,叫“守望生命”2020中国医师节特别节目。那么这些这一切使我想起了前面刚才我们放了一个主题歌,是由我们王锡山主任参与作词的歌曲“大爱无痕”:春天花开无痕,果实知道你的感恩,秋天的落叶无痕,大地记得你的绿荫,卫士的守卫无痕,平安见证你的终身。所有的荣誉见证了我们白衣战士的付出,在这里让我们向所有的白衣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医师协会是2002年成立的,协会现在已经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已经有93个,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是我们比较年轻的一个分会,是2016年成立的,虽然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在王锡山主委的带领下,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专委会是高起点、高标准迅速发展。我们积极的发展会员,建章立制,制定了各种临床规范和指南,开展学术推广和培训以及国际交流和公益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的成绩。而且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两次被评为协会的先进二级机构,举办了4次学术活动,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认可,国内外参会嘉宾累计数万人,已经成为国内结直肠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那么在疫情期间,我们专委会也积极响应国家和协会的号召,参与一线的抗议及支援任务,指导疫情期间及直肠肿瘤患者做好防控疾病情管理。举办学术活动和线上义诊,累计点击超过了300万人,为战胜这场疫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石丽英副秘书长致辞
大会开幕式现场合影
第一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赵青川教授主持。
郎景和院士从人文的角度介绍了医学观念与发展,从医学的哲学基础、医学的新观念新思想、医学的现代危机和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他表示:医学是研究人类本身,而人类自身未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追求真理。并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都应贯穿哲学理念与人文关怀。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归隐于哲学。医生要做的是诊治、帮助、关爱,也就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真善美是医学的神圣之道。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些小事。
郎景和院士
下一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琳教授主持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院士介绍了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之路。
今年的新冠疫情给世界上许多国家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在这个危及人类健康的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推进相关疫苗的研制。作为院士当中杰出代表,陈薇院士带领其团队研制出新冠疫苗,已经获得我们国家首例新冠疫苗专利。
陈薇院士向我们发布截至8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数据,全球确诊病例24532147例,死亡人数832918例,全球每天新增4000~6000病例,在当前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疫情基本常态化。并向我们报告了重组新冠疫苗的研发情况及新进展,对全球疫苗的临床数据和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对比。
陈薇院士
下一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机器人手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许剑民教授主持
周总光教授以我国结直肠癌现状分析、制约瓶颈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周教授向我们呈现了中国结直肠癌的现状CRC转型模式发生变化等方面的各项数据。并对CRC的防诊治策略提出宝贵意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调整我国的防治策略,实现早诊早治;还要重视临床研究,构建符合国情的CRC本土化诊疗模式;加快CRC自主创新研发,使患者获益。
周总光教授
下一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临床技能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房学东教授主持
顾晋教授从“整体观”阐述21世纪外科学概念。时至21世纪,中国外科医生已经走向世界。顾晋教授系统地梳理外科学历史,分享医生和病人交流的技能,并结合新时代的外科技术理念和教育理念,对外科医生的医学教育和技术创新提出宝贵意见,并强调外科医师除了操作技术,还应该重视团队精神的训练,医学沟通能力的培养,感染控制,休克的抢救,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康复外科理念等。
下一环节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兰平教授主持
戴广海介绍了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和探索。
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免疫治疗的疗效已呈现出可喜的结果,尤其在后线治疗,获益明显。而一线免疫治疗PFS优于标准的化疗/联合靶向,但对于免疫治疗,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例如:一线免疫联合标准的治疗是否优于单用免疫或标准治疗?一线治疗的双免疫治疗效果如何?免疫治疗前移用于新辅助及辅助治疗效果如何?
在微卫星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单药的免疫治疗基本无效,推荐联合治疗。而联合治疗的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希望未来双免疫联合放化疗具有一定的前景。使更多的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结直肠癌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进行学术分享,全面展示结直肠肿瘤诊疗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学术动态。会议通过专题报告、手术直播、手术视频大赛、多学科病例研讨、原创研究分享等形式,围绕外科手术、微创技术、加速康复、并发症管理、综合治疗、新药研究等领域,从“强医生利病人”的战略出发,加强基层医生同质化培养,并利用县域医师联盟的平台,为基层及边远地区医生提供公益培训,使之成为世界各地同道提供展示技艺和风采的舞台。
2021年再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