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著名主持人突然离世,再次敲响防癌警钟!肿瘤筛查怎么做才对?

2022-02-10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癌症筛查非原创

不久前的晚上,突然传来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著名央视主持人赵赫因癌症逝世。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339.jpg


癌症再次从我们身边夺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但是,我们能做的却很少,迄今为止大多数癌症仍然是无解的,只能延缓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


如何避免悲剧一次次重演,保护好自己和亲人?除了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外,还要重视肿瘤筛查,不给癌症发展的机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约有457万人新患癌症;约30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


在新患癌症中,排前10的分别是肺癌(81.6万)、结直肠癌(55.5万)、胃癌(47.9万)、乳腺癌(41.6万)、肝癌(41.0万)、食管癌(32.4万)、甲状腺癌(22.1万)、胰腺癌(12.5万)、前列腺癌(11.5万)和宫颈癌(11.0万)。这10大高发癌症,占到了新患癌症总人数的78.2%。


事实上,这10大高发癌症中,很多可以通过筛查发现癌前病变,或在癌症早期就被发现,及时治疗,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那这10大高发癌症,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筛查呢?


根据我国的指南、共识,按年龄段整理如下。


01

20多岁(女性):开始宫颈癌筛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应进行宫颈癌筛查。


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癌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癌筛查的频率和方式(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02

30岁前:开始肝癌筛查



中国《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建议,对肝癌危险人群进行分层管理,使用不同的筛查策略。推荐的筛查方式主要有两种:常规筛查[腹部超声+血清甲胎蛋白(AFP)]和加强筛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肝癌危险人群分类及筛查方式、频率,如下图所示:


肝癌不同风险人群,筛查频率和方式(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03

30岁:开始甲状腺癌筛查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建议,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筛查。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14.jpg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图中,甲状腺癌综合征主要有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和加德纳综合征等。


对于甲状腺癌一般风险人群,目前没有早期检测或筛查的标准建议。不过,在很多体检中,一般都会有颈部超声的项目,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04

30~40岁:开始胰腺癌筛查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建议,胰腺癌高危人群应进行胰腺癌筛查。胰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21.jpg

胰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对于胰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有两点需要注意:


对于携带STK11或CDKN2A基因突变的人,筛查年龄要提早到30~40岁(如果同时还有明确家族史的人,从家族中最早诊断胰腺癌的年龄提前10年,两者中选取更小的年龄,作为胰腺癌开始筛查的年龄)。


对于携带其他胰腺癌易感基因,如ATM、BRCA1、BRCA2、MLH1、MSH2、MSH6、EPCAM、PALB2、TP53 等基因突变的人,筛查初始年龄一般是50岁(如果同时还有明确家族史的人,从家族中最早诊断胰腺癌的年龄提前10年,两者中选取更小的年龄,作为胰腺癌开始筛查的年龄)。


05

40岁:开始胃癌筛查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建议,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1、2、3、4、5中任意一条的人,应进行胃癌筛查。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25.jpg

哪些人应进行胃癌筛查(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对于胃癌的筛查频率和方式,《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建议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28.jpg

胃癌筛查频率和方式(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06

40岁:开始食管癌筛查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新乡)》建议,40岁及以上的食管癌高危人群,应进行食管癌筛查,到75岁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时终止筛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31.jpg

食管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07

40岁:开始结直肠癌筛查



《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建议,40~74岁的一般人群都应该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尤其是城市人群。 


结直肠癌筛查的频率和方式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35.jpg

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有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的个人病史或家族史或腺瘤性息肉的病史,可能需要更经常地进行结肠镜检查。


08

40岁(男性):开始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应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以筛查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则要尽早开展血清PSA检测。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39.jpg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09

40~45岁(女性):开始乳腺癌筛查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T/CPMA 014-2020)》建议,根据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应采取不同的筛查频率。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宜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如下图所示:



乳腺癌高危人群定义(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对于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T/CPMA 014-2020)》建议,在45~70岁之间,应每1~2年进行1次乳腺超声检查。如果不具备乳腺超声检查条件,可以使用乳腺X线摄影检查。


10

50岁:开始肺癌筛查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建议,50~74岁的肺癌高风险人群,应进行肺癌筛查。


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208165455.jpg

肺癌高危人群定义及筛查方式和频率(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以上就是中国部分指南或共识中,对10大高发癌症的筛查建议。当然,不同的指南或共识中,对不同癌症的开始筛查年龄、筛查频率会有所区别。


建议大家在筛查时,最好是在同一家医院进行,由专业的医生根据筛查结果,给出下一次筛查的建议,这样更具针对性,也可以起到更好地筛查效果。


来源: e药环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