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HA)也称为Liddl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肾素血症但无醛固酮增多。药物是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原因之一,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和甘草类药物及其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1年第11期刊登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孙雪等1篇病例报告,题目为《长期口服甘草酸制剂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低钾性横纹肌溶解》。文章报道了1例50岁女性患者因反复肝功能异常不规律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约22个月,后改用复方甘草酸苷3片、3次/d。复方甘草酸苷治疗4个月后,患者出现肌肉疼痛伴乏力,症状逐渐加重,以致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停用复方甘草酸苷1周,但症状未见好转,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钾1.9 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4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 U/L,肌酸激酶(CK)>2 200 U/L,肌红蛋白542.1μg/L,血pH 7.56。给予静脉和口服补钾及对症治疗,3 d后患者四肢乏力及肌痛症状明显好转,血钾恢复至3.5 mmol/L;
2周后,患者肌力恢复正常,血压100/71 mmHg,血钾4.2mmol/L,ALT 45 U/L,AST 38 U/L,CK 44 U/L。为明确诊断行醛固酮体位激发试验及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结果显示醛固酮水平正常,肾素浓度降低。诊断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低钾性横纹肌溶解,考虑与长期服用甘草酸制剂有关。
甘草酸类制剂是我国治疗肝病中抗炎保肝的重要药物之一,可有效地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但是,甘草酸类制剂有类醛固酮样作用,可能是其诱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原因。
陈建蓉等一项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复方甘草酸苷出现不良反应的318例患者中11例(3.46%)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低钾血症4例、高血压7例。
张帆等对聊城市人民医院使用甘草酸制剂的住院患者的低钾血症实施主动监测,结果显示低钾血症触发器阳性检出率为31.4%(200/637),其中因果关系肯定、很可能、可能者分别为2、120和78例,是该医院同期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病例数(2例)的100倍。说明甘草酸制剂相关低钾血症、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并不少见。
李洪英等对国内文献报道的23例甘草酸苷类药物引起的低血钾及横纹肌溶解文献病例分析结果显示,69.6%(16/23)为治疗肝脏疾病,21.7%(5/23)为治疗皮肤病。
慢性肝病患者使用甘草酸类药物的疗程较长,且多为门诊患者,疏于监测,因此更容易导致严重低钾血症从而诱发横纹肌溶解。作者提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甘草酸制剂是诱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高危因素,临床在应用时应定期监测电解质、血压和CK,以防严重低钾血症和横纹肌溶解的发生。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AD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