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唐守江教授:消化道出血热门13问(三)

2021-12-2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消化道出血

往期回顾↓↓↓

唐守江教授:消化道出血热门13问(一)

唐守江教授:消化道出血热门13问(二)


Q9:49%结肠憩室患者是可以自发止血的,但临床上可能还是会选择让患者观察,并且尽早进行内镜下止血,那么具体在临床上应该如何把握时机?

这个问题在美国的指南上并没有涉及,也没有做过对照试验。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是息肉出血,在欧美的话,一般是今晚出血,明天做手术,如果是活动性出血、有血块,那就用钛夹。


但也有不做的情况,一般是患者年纪比较大或者出血较少,做比不做的风险更大,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选择不做。主要还是要看怎么样才是对患者最好的以及患者的意愿。


其次,关于息肉出血的预防,使用钛夹预防性地封好,减少出血。美国5%~10%的病例是大息肉,一般的处理方法,如果是1cm或2cm以上的,注射黏膜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之后用钛夹把封口封好。在我过去的十年经验中,这样处理之后大息肉再出血的情况几乎没有,反而是小息肉用热处理之后,每年都有一两例出血的。


研究证实了2cm以上的息肉(大肠和小肠位置的)一定要使用钛夹封好,大概可以降低70%出血率。



Q10:听说在美国内痔很多只是由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进行简单的操作,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关于内痔的套扎和硬化是否有明确的指南?

内痔是很常见的问题,偶尔出血一般是不治疗的,频繁出血或患者不想出血时则开始治疗。肛镜无论是普通医生或是内科医生都可以做,当普通医生不想做肛镜时就会转给消化内科的医生。在美国,60%~70%的消化内科医生都是私人医生,这类医生更喜欢做内痔治疗,主要是简单、用时短,在门诊就可以完成,而且在美国做内痔治疗的费用与做结肠镜是差不多的。


内痔治疗主要采用套扎的方法。套扎治疗的优点是效果好,很快就能不出血,也不用随访,缺点是术后会疼痛。一般套扎使用2~3个就好,不用太多。



Q11:对于结肠憩室出血,您有什么经验分享?

对于结肠憩室出血,建议使用钛夹,安全性高,无须担心穿孔,效果也好。日本也有些文献建议使用套扎的方法,套扎不用切,更有效,再出血率也很小,但需要用镜,做完还需要把镜子拔出来。



Q12:消化性溃疡出血,国内医院喜欢用soft电凝止血,唐教授对软凝止血怎么看?

以前也用soft电凝止血,但过去十年基本都用钛夹了,钛夹更快、安全、更有效。



Q13:消化道出血胶圈套扎后,穿孔风险高吗?

食管穿孔的还没碰见过,在胃里操作也很安全。日本与美国均曾进行过动物及人体标本实验,在小肠、结肠操作,黏膜基层30%~40%都要套进去,建议套进去之后先不要切,否则穿孔概率就会非常高。使用钛夹之后,小肠和大肠也都可以处理了。


总而言之,食管和胃部套扎都很安全,而十二指肠、结肠建议最好不套,套的话就切记不要切。


来源:EndoNews内镜新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