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寄生虫致腹泻1例|今日病例

2022-07-0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因腹泻1月余,加重一天,于2020年9月4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自述约1月前受凉后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每日10多次,未见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伴周身无力,下腹疼,便后可减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胸闷、胸疼,口服“蒙脱石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症状无好转,出现脱水症状,8月7日曾收住我院住院治疗,行胃肠镜等相关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对症处理好转后出院,于1天前腹泻症状再次加重,伴有恶心,无呕吐,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欠佳,精神差,食欲差,睡眠差,体重减轻明显,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有“慢性咳嗽”病史6年,2020-06-16于外院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磨玻璃密度结节,建议定期随访,并按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家属陈述患者曾于2018年有过反复腹泻病史,经治疗好转。


个人史:已婚,爱人体健。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未到过疫区和牧区。无不良嗜好,无输血史,否认性病,冶游史及吸毒史,无家族遗传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59×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率54.10%,淋巴细胞比率26.40%,单核细胞比率9.40%,嗜酸粒细胞比率10.10%,嗜碱粒细胞比率0.0%,血小板计数:67 ×109/L;


便常规检查:黄绿色水性黏液便,镜检白细胞第一次3+,第二次白细胞少量,红细胞均为偶见;便隐血试验--免疫法、化学法均为阴性。


生化检查:谷草转氨酶52 U/L,β2微球蛋白5.8 mg/L,乳酸脱氢酶325 U/L,α-羟丁酸31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 U/L,CRP(常规)70 mg/L,9月17日电解质检查:钾2.58 mmol/L,钠134 mmol/L,氯68.50 mmol/L;红细胞沉降率:114 mm/h。


肠镜检查:8月份第一次住院行胃肠镜检查,胃镜结果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结果为:1. 回盲部息肉;2. 直肠微隆斑(炎症?);3. 结肠多发黏膜病变(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咬检病理结果:直肠3个点咬检送病理,病理结果为黏膜急慢性炎症及黏膜慢性炎症伴腺上皮增生,回盲部咬检病理结果为黏膜急慢性炎症并可见淋巴细胞增生。  


病原学检查:9月8日送检粪便培养+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涂片,在抗酸染色镜检时发现大量抗酸阳性卵囊(见图1),进行湿片压片镜检清晰可见大量长椭圆形卵囊,一端稍窄,呈瓶颈状,每个卵囊内有1~2个孢子囊,囊壁内外两层光滑透明;未成熟卵囊内含有1个大而圆的孢子细胞,成熟卵囊内含有2个椭圆形孢子囊。


图2-4 染色图片均为借用陈东科老师图片


image.png

▲ 图1 便标本抗酸染色


image.png

▲ 图2 便标本碘染色


image.png

▲ 图3 钙白荧光染色


image.png

▲ 图4.1 革兰染色


image.png

▲ 图4.2 革兰染色


三、诊断过程

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检测,筛查结果为HIV抗体初筛试验(化学发光法)阳性,后送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诊试验,结果仍为阳性。


陈东科老师将患者粪便提纯虫体后送mNGS检测结果为:卡宴环孢子球虫(见图5)


image.png

▲ 图5 环孢子球虫形态学资料


环孢子球虫与该标本卵囊形态相差甚远,陈老师求助华西医院马莹博士建议直接做一代测序(PCR),并提供几对引物序列,最终一代测序(PCR)结果为:贝氏等孢球虫。


四、总 结

贝氏等孢球虫是一种仅对人类致病的孢子虫,未见动物宿主报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较多,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中,感染常是无症状或自限性的;但对免疫缺陷患者会导致严重的持续性腹泻。


贝氏等孢球虫的卵囊呈长椭圆形,大小为20~33×10~19 μm,未成熟卵囊内含有一个大而圆的孢子细胞,成熟卵囊内含有2个椭圆形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大小为9~11×7~12 μm,含有4个子孢子和一团颗粒状残留体。卵囊可以在正常环境下存活数月。


宿主由于食入成熟卵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卵囊进入消化道后,子孢子在小肠逸出并侵入肠上皮细胞发育为滋养体,经裂体增殖发育为裂殖体,裂殖子侵入附近的上皮细胞继续进行裂体增殖或形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为卵囊,卵囊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卵囊的孢子形成可在宿主体内或外界进行,发育为成熟卵囊。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


取新鲜粪便并经硫酸锌漂浮浓集后镜检可以提高卵囊检出率,等孢子虫卵囊透明度较高,在直接涂片中很容易遗漏,可将显微镜光圈缩小直至涂片中其他原虫或细菌轮廓清晰。


五、治  疗

复方新诺明 1片 3次/日

美沙拉秦口服加灌肠治疗一个月,好转出院。



作者:李凤君 

来源:京港感染论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