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概述
(一)定义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
(二)流行病学
随着我国饮酒人群和嗜酒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显著增加,我国ALD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乙醇已成为我国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均可能会影响ALD的发展。
(二)发病机制
酒精对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酒精代谢物乙醛与蛋白结合物所致肝损伤、酒精代谢导致肝小叶缺氧、肝内代谢紊乱、肝脏微循环障碍、酒精导致肠道菌群易位等多种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一)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蜘蛛痣、肝掌及谵妄等精神症状等。
(二)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
乙醇量换算公式: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ALD的特点。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3.临床表现。
4.肝脏成像技术:
(1)超声显像诊断:具备以下3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2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强于肾脏;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2)CT诊断: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1.0。肝/脾CT比值可用于判断ALD的严重程度,0.7<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0.5<肝/脾CT比值≤0.7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
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项和第5项者可诊断ALD;仅符合第1、2项和第5项可疑诊ALD;符合第1项,同时有病毒性肝炎现症感染证据者,可诊断为ALD伴病毒性肝炎。
(三)临床分型
1.轻症ALD:通常无症状,肝脏生化指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饮酒的人80%患有单纯性脂肪变性,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血清ALT、AST或GGT可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是指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于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升高,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升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常伴有内毒素血症。
4.酒精性肝纤维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应结合饮酒史、纤维化血清标志物、GGT、AST/ALT、载脂蛋白A1、TBil、铁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
5.酒精性肝硬化:当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时,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
(四)鉴别诊断
1.应与肥胖、药物性脂肪肝等鉴别:结合饮酒史、药物服用史可鉴别。
2.与病毒性肝炎鉴别:根据患者的长期大量饮酒史,ALD诊断不难。结合饮酒史、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酒精性肝炎患者即使肝损伤严重,ALT可正常或仅轻微升高,由于血清ALT的水平低于AST水平,故AST/ALT>1,多数比值为2~5,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ALT/AST>1不同。要明确有无酒精所致肝脏损伤及肝脏损伤的程度,肝活组织检查最有帮助。肝组织学检查可以发现早期损伤、肝纤维化程度及有无向肝硬化发展倾向等。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还可以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3.与肝癌鉴别:可查甲胎蛋白(AFP)或B超、CT等。
(五)转诊建议
1.无法明确诊断的肝功异常患者。
2.轻中度肝损伤经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3.ALD诊断明确,病情进展至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阶段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升高,并伴有全身症状。
4.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指酒精性肝炎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常伴有内毒素血症,临床需警惕。
文章节选自《2019版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