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心理科 陈薇婧
睡眠对日常表现、健康和幸福感而言很重要,但睡眠不足的现象却在人群中愈发普遍。长期以来,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导致睡眠不足的医学原因(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人并没有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从而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睡眠不足的行为解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计划好在某个时间上床睡觉,但还是打算再刷一会儿小视频,明明意识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是得按时起床,再拖下去会感到疲惫和烦躁,可就是控制不住的熬夜,并且接下来经常“重蹈覆辙”。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作“入睡拖延症”,即为了娱乐休闲活动而牺牲睡眠时间的决定。
入睡拖延症具有晚睡加以下三个特征
延迟入睡会减少一个人总的睡眠时间
没有合理的晚睡理由,例如工作需求或潜在疾病
意识到晚睡可能会导致的负面后果。
入睡拖延症背后有怎样的心理奥秘呢?
这种意图-行为差距的一种解释是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的失败,类似于不能保持健康的饮食或规律的运动。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控力通常在晚上处于低谷,因为已经在漫长的一天中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抵抗诱惑,可能无法或者不愿意在夜里再调动自控力来让自己乖乖地上床睡觉。
有研究表明拖延还与短期情绪修复有关,可能是入睡拖延者在忙碌过后认为自己有权利用更多的时间,或者是对自己先前付出的一点奖励(参见许可效应)。还有一种解释为这是“夜猫子”对被迫接受早起的抗争,即我们熟知的“报复性”行为,是试图通过补偿娱乐休闲时间来应对压力的方式。
入睡拖延症会产生负面影响吗?
如同我们之前所说,入睡拖延症会导致睡眠不足,从而广泛的影响身心健康,比如损害思维、记忆和决策能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与精神压力、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相关。
如何预防入睡拖延症?
尽管我们在生活中有目标和自控力,但我们日常行为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由习惯所推动,因此夜间规律按时睡觉可以减少熬夜的冲动。所以最佳的补救措施莫过于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具体可以参见我们睡眠系列科普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睡觉前放下手中的手机、鼠标、遥控器等分散注意力的电子设备至少半小时,最好能空出更长的时间。
请记住,真正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的不只是一晚的努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