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如何应用?可以指导临床具体用药吗?
很多医院的血脂化验单上并没有非HDL-C的指标,需要医生自行计算。因此,我们在新指南中明确其计算方法为非HDL-C=总胆固醇-HDL-C,在空腹状态下其实主要就是LDL-C+VLDL-C。目前在新指南中,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标,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标;该指标尤其被推荐应用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甘油三酯血症、极低LDL-C患者有ASCVD风险的人群,这些患者在LDL-C达标的同时,强调非HDL-C也应同时达标。因为这些人群通常都伴高甘油三酯血症,意味着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及小而密的LDL颗粒的增加。此时如果仅管理LDL-C,其他剩留风险就会被忽略,而非HDL-C涵盖了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及其残粒所带来的风险,强调非HDL-C达标会为这些特殊人群带来更大获益。
指南推荐,如果甘油三酯起始水平>5.6 mmol/L,属于重度升高,主要与急性胰腺炎相关,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启动高纯度ω-3脂肪酸、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如果只是轻、中度升高,甘油三酯水平介于2.3 mmol/L~5.6 mmol/L之间,此类人群则首先推荐他汀类等降胆固醇药物治疗使LDL-C达标,同时他汀和其他降胆固醇药物都有一定程度地降甘油三酯作用。
如果LDL-C达标,但非HDL-C没有达标,实际上是富含甘油三脂蛋白及残粒水平尚未达标。指南建议,如果LDL-C达标,对于已经确诊ASCVD或是高危人群,在接受了他汀治疗后,甘油三酯仍>2.3可以考虑使用2~4 g的IPE(高度纯化的EPA乙酯)(Ⅱa B级推荐),主要来自REDUCE-IT研究结果。另外也推荐使用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EPA+DHA)(Ⅱb C级推荐)
对于达标治疗的目标值,非HDL-C与LDL-C两者关系是什么?
非HDL-C达标治疗的目标值是在LDL-C基础上加0.8 mmol/L,例如LDL-C危险分层后,其目标值为1.8 mmol/L,非HDL-C的目标值就是2.6 mmol/L。如果患者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且已经是ASCVD或ASCVD高危人群,在考虑其剩余风险的前提下,还应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标进行干预。干预方式就是上述提及的高纯度处方级鱼油制剂、贝特类药物。
中国医学论坛报焦桐整理,陈桢玥教授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提高心肺耐力,也是防病良方!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29年随访研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