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众多疾病中,恶性肿瘤显然已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存在。那么,近年来,各地区的肿瘤发病有什么样的特征?全国肿瘤的发病情况如何?面对这个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它尽可能远离我们的生活?
中国31个省市高发的5类肿瘤是什么?
纵观全国,目前肿瘤发病前五位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5] 。
按地区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肿瘤负担存在差异[1] :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较常见;
东、西部地区女性乳腺癌较常见,中部地区食管癌较常见;
东、中、西部地区主要肿瘤死因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根据各省市发布的肿瘤相关数据,本文汇集了全国31个省市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没有汇集数据的省市包括:澳门、香港、台湾。
东部地区11个省市[6-16]
中部地区8个省市[17-24]
西部地区12个省市[25-36]
各省市发病前5-10位的恶性肿瘤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类型,因为高发的5-10种肿瘤在当地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比例较大,比如,甘肃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4.83%。北京前10位恶性肿瘤人数占所有新诊断恶性肿瘤人数的74.02%,其他省市的这类数据大部分都在70%以上。
表:中国部分省市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
逐年上升的肿瘤发病例数和发病率
2018年2月,最新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出炉,国家癌症中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为380.4万,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说明:癌症统计报告一般都会延迟3年)
这些有点“吓人”的数据,实实在在反映出了恶性肿瘤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影响。不仅如此,纵观近几年肿瘤的发生情况,我们发现,恶性肿瘤的“势力”是在不断扩大的。
自2010年-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增加了约71.1万人,从309.3039万增加到了380.4万[1-3],预计2015年的恶性肿瘤发病例数将达到429.2万[4] 。
不仅发病例数在逐年增长,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0年到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了18.21%[1-3],从235.23/10万增长到278.07/10万。
防癌,从现在开始!
肿瘤发病数量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恶性肿瘤带来的痛苦。如何能够减缓这种趋势?
远离高发肿瘤的危险因素就是第一步。
肺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吸烟、已有肺部疾病(如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结核、肺炎)、职业环境(包括暴露在石棉/结晶硅石/氡/多环芳烃/重金属等职业环境下)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饮用水中砷、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补充剂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
较早初潮(12岁之前)、较晚的自然停经(55岁之后)、没有生育过孩子和在30岁之后初次怀孕
医院治疗中的电离辐射
激素治疗(包含雌激素、黄体酮)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酒精、成年后身高增加
胃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烟草使用、感染、工业化学品暴露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食用大量盐腌制的食物、过量饮酒、体重指数(BMI)过大或超标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吸烟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红肉、加工肉类、每天大约两杯(30克)的酒精饮料、超重或肥胖、成年后个子长高
肝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使用含雌激素和黄体酮的避孕药、吸烟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黄曲霉毒素、酒精、身体脂肪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烟草、致病因子(12%-39%的鳞状细胞癌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其他疾病(如胃食管返流、食管弛缓不能和巴雷特氏食管)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热茶、酒精、身体脂肪
此外,健康的饮食、营养、运动搭配,以及定期的体检都能够有效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链接《要防癌,饮食、营养、运动这样做》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