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31个省市高发的5类肿瘤,这里看全了!

2020-09-02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癌症筛查

在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众多疾病中,恶性肿瘤显然已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存在。那么,近年来,各地区的肿瘤发病有什么样的特征?全国肿瘤的发病情况如何?面对这个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它尽可能远离我们的生活?


中国31个省市高发的5类肿瘤是什么?


纵观全国,目前肿瘤发病前五位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5] 。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18.jpg


按地区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肿瘤负担存在差异[1] :


  •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较常见;

  • 东、西部地区女性乳腺癌较常见,中部地区食管癌较常见;

  • 东、中、西部地区主要肿瘤死因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根据各省市发布的肿瘤相关数据,本文汇集了全国31个省市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没有汇集数据的省市包括:澳门、香港、台湾。


东部地区11个省市[6-16]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22.png


中部地区8个省市[17-24]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31.png


西部地区12个省市[25-36]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34.png


各省市发病前5-10位的恶性肿瘤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类型,因为高发的5-10种肿瘤在当地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比例较大,比如,甘肃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4.83%。北京前10位恶性肿瘤人数占所有新诊断恶性肿瘤人数的74.02%,其他省市的这类数据大部分都在70%以上。

 

表:中国部分省市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37.jpg


逐年上升的肿瘤发病例数和发病率


2018年2月,最新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出炉,国家癌症中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为380.4万,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说明:癌症统计报告一般都会延迟3年)


这些有点“吓人”的数据,实实在在反映出了恶性肿瘤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影响。不仅如此,纵观近几年肿瘤的发生情况,我们发现,恶性肿瘤的“势力”是在不断扩大的。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41.jpg


自2010年-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增加了约71.1万人,从309.3039万增加到了380.4万[1-3],预计2015年的恶性肿瘤发病例数将达到429.2万[4] 。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343.jpg


不仅发病例数在逐年增长,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0年到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了18.21%[1-3],从235.23/10万增长到278.07/10万。

防癌,从现在开始!


肿瘤发病数量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恶性肿瘤带来的痛苦。如何能够减缓这种趋势?


远离高发肿瘤的危险因素就是第一步。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413.jpg


肺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吸烟、已有肺部疾病(如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结核、肺炎)、职业环境(包括暴露在石棉/结晶硅石/氡/多环芳烃/重金属等职业环境下)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饮用水中砷、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补充剂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

  • 较早初潮(12岁之前)、较晚的自然停经(55岁之后)、没有生育过孩子和在30岁之后初次怀孕

  • 医院治疗中的电离辐射

  • 激素治疗(包含雌激素、黄体酮)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酒精、成年后身高增加


胃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烟草使用、感染、工业化学品暴露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食用大量盐腌制的食物、过量饮酒、体重指数(BMI)过大或超标


微信图片_20200901163410.jpg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吸烟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红肉、加工肉类、每天大约两杯(30克)的酒精饮料、超重或肥胖、成年后个子长高


肝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使用含雌激素和黄体酮的避孕药、吸烟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黄曲霉毒素、酒精、身体脂肪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已确定的危险因素:烟草、致病因子(12%-39%的鳞状细胞癌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其他疾病(如胃食管返流、食管弛缓不能和巴雷特氏食管)


有强有力证据证明的危险因素:热茶、酒精、身体脂肪


此外,健康的饮食、营养、运动搭配,以及定期的体检都能够有效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链接《要防癌,饮食、营养、运动这样做》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孙可欣,郑荣寿.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1):1-14

[2]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1):1-8

[3]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4]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115-132.

[5]

[6] 贺宇彤,梁 迪,李道娟.河北省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估计[J].中国肿瘤,2016,25(12):965-972

[7] Liu S, Yang L, Yuan Y, et al. Cancer incidence in Beijing, 2014[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8, 30(1):13.

[8]

[9] 张 爽,王德征,沈成凤.天津市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8):588-595

[10] 付振涛,徐爱强,鹿子龙.山东省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6,25(12):942-949

[11] 韩仁强,武鸣,罗鹏飞,俞浩,缪伟刚,周金意.2014年江苏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8,31(01):24-31.

[12]

[13] 朱 陈,杜灵彬,李辉章.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1):15-22

[14] 马晶昱,肖景榕,周 衍.2013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3):167-173

[15] 夏 亮,孟瑞琳,许燕君.2013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11):829-837

[16]

[17] 孙惠昕,陈王洋,张茂祥, 等.2013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7,(11):828-833

[18] 邓立权,孙明.吉林省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1):1198-1203+1207.

[19] 张永贞,乔 楠,曹 凌.2013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12):925-931

[20] 贾漫漫,张韶凯,刘曙正.河南省2012年癌症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6,25(12):957-964

[21] 戴 丹,查震球,贾尚春.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8):581-587

[22] 李嫚,甘宁,张翔.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577-4579.

[23] 许可葵,王 静,刘湘国.2009~2014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10):738-748

[24]

[25] 席云峰,惠春霞,陈文婕.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10):749-756

[26]

[27]

[28] 刘玉琴,李文英,朱奕潼.2013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4):246-255

[29] 周素霞,周敏茹,马福昌,郭淑玲.2013年青海省城市、农村、牧区不同地区特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0):1875-1878.

[30] 韩俊洋,王茜,巴合提牙尔·祖农,刘来新,王燕.新疆地区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07):47-50.

[31] 于跃, 扎西宗吉, 白国霞. 西藏2014-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性别差异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1):105-106.

[32] 文洪梅,陈 杨,王建宁.2013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1):23-30

[33] 周薇薇,郑荣寿,邓 颖.2013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7):489-496

[34]

[35]

[36] 余家华, 李秋林, 容敏华,等.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7, 9(1):30-39.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