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每份报告中的血红蛋白携氧系数(mLO2/g)差异较大,从1.32到1.36或1.39;这反映了血红蛋白存在不同的分子量(从64000道尔顿到67000道尔顿)。
● 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是推算其他参数的基础,比如:氧输送(DO2)、动-静脉氧分压差(ΔavO2),使用Fick’s方程 (VO2= ΔavO2 * CO,此方程中CO为心输出量) 反推得到的氧消耗,Riley’s分流分数[Qs/Qt = (CcO2−CaO2)/(CcO2−CvO2)]。如果通过Fick’s方程进行反推计算,使用不同的携氧系数首先会影响到的是动-静脉氧分压差和氧耗(VO2)。
● 血气分析仪给出的总CO2指的是血浆中CO2含量,并非全血中的含量,全血的CO2含量较血浆低5-10mmol/L。实际上是由于红细胞内pH较低,从而导致其CO2含量较血浆偏低。
● 在严重酸中毒或碱中毒时,不同的血气分析仪之间因运算方法不同,使得相同的pH值和PCO2计算出来的碳酸氢根结果相差达2 mmol/L。
● 剩余碱(BE)是缓冲碱的实际检测值与理想值之差,即等于强离子间隙(SID),理想的缓冲碱即是在PCO2 40 mmHg、pH 7.40及血红蛋白70 g/L时,测量到的碳酸氢根、离解蛋白和磷酸氢根的总和。由于静脉血的pH值较动脉血低、PCO2较动脉血高(导致碳酸氢根增加),故静脉血的BE比动脉血高出1.5-2mmol/L。
来源:Intensive Care Med volume 44, pages91–93(2018) 翻译赵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