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采用线上会议的模式,如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9日~5月31日召开。全世界的临床肿瘤学专家,也有了全球“云端”学术交流的新体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也将紧跟会议节奏,开启“2020ASCO壹生学术节”!携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将第壹现场搬上“云端”,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全过程、全方位的报道,为您带来最新鲜、最全面、最持续的国际肿瘤领域前沿进展和最精彩的研究点评!
据悉此次大会共有10项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专场,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之声”,本报特邀其中SINDAS的研究者——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曾铭教授为我们分享研究背后的故事。
曾铭教授
本研究在2015年年底,经伦理委员会后立项,锁定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寡转移患者这一亚组人群。之所以选择这一人群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中国肺癌人群中,不吸烟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而其中多半患者驱动基因为阳性,因而我们选定了驱动基因阳性患者这一人群;
其二,为什么选择寡转移患者呢,这是因为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大部分在开始诊断时没有症状,一旦确诊多半处于晚期。然而同为晚期肺癌患者,结果却不尽相同。当时肿瘤学界在讨论如何将晚期患者的治疗进一步优化。有人提出有部分晚期患者的转移病灶相对较少,而这类患者预后会更好,当时有了一个新词“寡转移病灶”,因此我们就选择了这样一组人群;
其三,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当时的标准治疗也就是靶向药物治疗,探索一种新方法改善靶向药物的耐受性问题以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总生存,因此,我们想到了在系统应用靶向药物的同时,能不能把局部治疗加入其中。在本研究中我们采取的是精准放疗,将其与系统靶向治疗联合,也就是研究的试验组,而标准组就是靶向药物治疗,以期比较这两组的治疗疗效。
在研究中我们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立项的时候,由于研究是个多中心试验,但各个单位科研发展情况并不均衡,有的单位对科研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同事之间、在医院的工作委员会上要进行大量的动员支持工作。如果研究者不能提出问题,不在临床上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试图解决问题,我们的肿瘤学科就没有进步,中国作为科技大国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个困难主要集中在患者层面,目前国内还是有些患者不太能够接受参加临床试验。作为试验组,患者总认为是不是医生把他当做了实验小鼠,在这方面国外患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参与科研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有时候患者会跟我表示如果参与这个研究能够让后来的人获益的话,他们愿意参加,让我非常感动。但是目前这种思想在国人中还相对缺乏,大家可能想到更多的是我能从这个研究中得到什么。我相信以后随着学科发展的提高以及大众意识的提高,大家会对临床研究有更积极的认识。
在临床研究当中,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例如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一个方案提出来以后,通过等RTOG等各种组织,会有很多其他医院的同事积极组织患者参与入组,我国这方面相对要困难一些,需要研究发起者去做动员、征集患者。另外,组织架构方便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在医生都忙于处理临床工作、治疗患者,在科研配置方面,例如研究护士等并不是所有单位都具备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医疗者们的额外工作。因此,目前在国内开展科研工作还是面临很多挑战的。
目前随着系统治疗的不断改进,肺癌的治疗已经锁定了精准治疗的靶点,从基础的化疗药物升级到靶向治疗药物,那么在这一基础上怎样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很受大家关注;
另外,寡转移病灶也是一个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在肺癌领域,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
在研究设计之初,我们制定了68%的患者入组完成后会进行一个中期分析,我们设想在加入局部治疗后,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会进一步增加,无病生存期会有所改善,实际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患者无病生存改善了7个多月,后续观察发现总生存也有类似表现,进一步证实了早期联合局部治疗会使患者的总生存获益。
从9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关注寡转移病灶的治疗,目前认为寡转移病灶的发展相对迟缓,因此局部治疗对远期预后非常重要,这一观点不仅在结直肠癌领域得到证实,后续在其他领域也陆续有研究得到了验证。在肺癌领域,上海胸科医院做一些回顾性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还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而我们是首次在前瞻性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在此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还有后续其他研究的证实,能够把寡转移病灶的治疗进一步推进,在系统治疗的同时,关注转移灶和原发灶,让局部治疗得到更多人重视,也让更多患者获益。
在采访中,曾铭教授特别指出,本研究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广大同事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此,向各位参与研究的工作者表示由衷地感激,期待今后能够继续携手并进,在科研领域获得更高的成绩!
采编 | mirag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