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思维训练营| 福军亮:“撕下杀手的伪装”––发热伴腰腹疼痛1例
【讲者】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福军亮 副主任医师 【点评专家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连建奇 教授【点评专家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天艳 教授【直播时间】8月20日19:30【病例简介】患者是一名48岁的女性,农民,主诉「发热、腹胀、尿少、腰腹部疼痛20余天」入院。1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体温最高 39℃,伴腹胀、腹部和腰部疼痛明显,尿量减少为平时的1/2,曾给予保肝、抗感染治疗7天,但症状无缓解,腰痛、腹胀、双下肢水肿加重。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双眼睑黄色瘤,肝掌可疑阳性,未见蜘蛛痣。腹软,上腹部、脐周轻压痛,脐周及下腹部反跳痛可疑阳性。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年,但未正规诊治及监测血糖,曾因“脾大、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因“脑梗塞”住院9天,其余无特殊。患者发热20余天,外院抗感染1周,但仍持续发热,考虑什么原因?该完善哪些检查?又该如何治?8月20日19:30,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福军亮副主任医师将详细分享这一病例,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连建奇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天艳教授现场解析病例特点,帮助大家理清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思路,敬请关注。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请您入群,随时关注相关通知,观看并参加讨论。加群暗号:感染思维训练营。
2019-08-20 73327 看过 免费 -
孙成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与防控
【课程简介】由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感染(传染)性疾病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学习班线上课程第4讲来啦!【本期讲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与防控【授课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 孙成栋 教授【上线时间】2019年8月15日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您入群交流讨论。加群暗号:感染
2019-08-15 196039 看过 免费 -
感染思维训练营| 石磊:旅途中的“隐藏杀手”——发热伴纳差1例
【讲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石磊 主治医师 【点评专家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连建奇 教授【点评专家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天艳 教授【病例简介】患者是一名27岁的年轻男性,主诉「发热伴纳差6天」入院。1月前出现右下肢红肿及皮温升高,诊断为“右下肢丹毒”,给予“头孢”口服4天后好转;1月前诊断“神经性皮炎”,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纳差,最高体温 39.2 ℃ ,伴畏寒及寒战,茶色尿。体格检查发现,咽红,扁桃体 I 度肿大,未见脓点,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 15.95×109/L,降钙素原1.56 ng/ml,腹部B超提示肝脓肿单发,几乎全部液化,以“肝脓肿”收住入院。患者家中养狗1年余,1周前在居住小区内有树枝划伤史,其余无特殊。肝脓肿可能的病原学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什么检查?在没有拿到病原学之前,抗感染药物该如何进行选择?8月13日19:3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磊医生将详细分享这一病例,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连建奇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天艳教授现场解析病例特点,帮助大家理清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思路,敬请关注。【直播时间】8月13日19:30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请您入群,随时关注相关通知,观看并参加讨论。加群暗号:感染思维训练营。
2019-08-13 77607 看过 免费 -
范洪伟: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
【课程简介】由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感染(传染)性疾病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学习班线上课程第3讲来啦!【本期讲题】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授课专家】北京协和医院 范洪伟 教授【上线时间】2019年8月1日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您入群交流讨论。加群暗号:感染
2019-08-01 210556 看过 免费 -
感染思维训练营| 许东:多菌同时有 安能辨阴阳?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许东 副主任医师 【点评专家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宁琴 教授【点评专家2】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王明贵 教授【点评专家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俞云松 教授【病例介绍】一名53岁的男性,主诉「腹痛1月余,发热20天」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不适,起初为中下腹剧烈疼痛,后发展为全腹疼痛,伴恶心,无发热、呕吐、呕血、黑便等不适,分别辗转县医院、省级医院,前后历时1月余,但病情却逐步加重,最高体温达 40.2℃,并出现咳嗽、咳痰,咳大量黄色浓痰。患者糖尿病史10年,其他未见异常,但让医生大跌眼镜的是,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肛试为耐碳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肝脓肿引流液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胆汁引流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随后,又在肝脓肿引流液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N),在几次痰培养中分别培养出不同的细菌……这些不同的致病菌到底来自哪里?肝胆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到底是什么?是单一菌?还是复合菌?该如何判断?又该采取哪些针对性治疗?7月30日晚8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东副主任医师将详细分享这一病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教授现场解析病例特点,帮助大家理清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思路,敬请关注。【直播时间】7月30日20:00-20:40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请您入群,随时关注相关通知,观看并参加讨论。加群暗号:感染思维训练营。
2019-07-30 100803 看过 免费 -
感染思维训练营| 刘海霞:发热、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1例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刘海霞 副主任医师 【点评专家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宁琴 教授【点评专家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赵鸿 教授【直播时间】7月23日20:00-20:40【病例简介】患者是一名43岁女性,主诉「发热5天,尿黄2天,加重伴腹痛1天」入院。曾就诊于北京某三级医院,诊断为感染性发热、急性胃炎、肝功能异常,但头孢唑肟钠、对氨基乙酰酚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达WBC 21.29×109/L,肝肾功能异常(ALT 5978.2 u/L,BUN 9.57 mmol/L)。体格检查发现,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咽红,双侧眼结膜轻度充血,上腹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征可疑,肝、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出现干咳、气短,肺部有新发的高密度影,呈双侧对称。调整治疗方案后,又出现肌肉萎缩……是否考虑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损伤为原发,还是继发?为何会出现肌肉萎缩?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又该采取哪些针对性治疗?7月23日晚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海霞副主任医师将详细分享这一病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鸿教授现场解析病例特点,帮助大家理清诊疗思路,敬请关注。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请您入群,随时关注相关通知,观看并参加讨论。加群暗号:感染思维训练营。
2019-07-23 84582 看过 免费 -
李湘燕:耐药革兰阴性菌治疗
【课程简介】由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感染(传染)性疾病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学习班线上课程第2讲来啦!【本期讲题】耐药革兰阴性菌治疗【授课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湘燕 副主任医师【上线时间】2019年7月18日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您入群交流讨论。加群暗号:感染病
2019-07-18 220709 看过 免费 -
王贵强教授:我国感染病现状和 “大感染学科”建设
请添加课程助手微信号(cmt221312)为好友,邀请您入群,随时关注相关通知,观看并参加讨论。加群暗号:感染病。
2019-07-04 88249 看过 免费 -
《感染·观》| 第六集:为什么你要对艾滋病感到恐惧?
2019年的春天,《感染·观》作为全国首档感染病学艾滋病领域的专业谈话类节目和大家见面。短短六集内容,探讨了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从新版中国艾滋病防治指南,到极富特色的“中国方案”,还有艾滋病全病程管理理念。20分钟的节目,浓缩了专家们超过20年的积累和思考,只为给观看节目的您传达权威、客观、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今天我们节目走到了尾声,跟您谈谈临床之外、医学之内的人文课题——艾滋病的恐惧与偏见。一.“谈艾色变”,其实因为偏见和不理解说到大众对艾滋病的态度,李太生教授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其实艾滋病和乙肝、丙肝都一样属于传染性疾病,如果得了乙肝、丙肝,大多数朋友还是愿意接受你,但假如得的是艾滋病,似乎就会被朋友甚至家人抛弃了。为什么大众对待艾滋病是这种态度呢?首先,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渠道包括性,这就很容易给人贴上某种标签;其次,早期艾滋病死亡率极高,一度对它束手无策。高死亡率和不可治愈率使得大众对它极度恐惧;最后,“谈艾色变”也和艾滋病早期宣传相关。早期为提高大众的警惕,把重点放在危害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上,而现在艾滋病治疗进展已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大众对其的认识还只留在危害上,造成了只知危害,不知进展。2.“鸡尾酒疗法”为艾滋病治疗带来希望 第一例记录的艾滋病病例报道是在1981年,但真正意义上的治疗从1985年才开始,而一直到1996年“鸡尾酒疗法”出现之前,的确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首个抗艾滋病药物是1987年问世的齐多夫定,但是到临床上很快就出现耐药。后来研发出拉米夫定和齐多夫定联用后,发现抗病毒活性明显增强,免疫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不过遗憾的是,两药联合,也抵不过时间,最终还是失败了。直到1996年,在原来双药联合的基础上,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终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三药联合就像调和鸡尾酒一样,所以取名为“鸡尾酒疗法”。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药物选择,不再只限于最开始的三种药物,但“鸡尾酒疗法”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坚实基础。艾滋病患者如何可以坚持接受抗病毒治疗,能够很好地存活。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有“魔术师”称号的前美国职业男子篮球球员约翰逊,他在患病早期就接受抗病毒治疗,坚持用药健康地活到了现在。3. 提高就医意识,正确认识AIDS发现即治疗,是艾滋病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对个体而言,“发现”不仅仅限于出现外在症状,而是应该意识到,只要有高危行为,就要第一时间去专业的机构检测。如果是在24小时内发现感染HIV,还可以阻断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甚至不会感染艾滋病。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8年的主题是know your HIV states,就是要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状态,治疗和预防的前提都是知晓。正如李太生教授所言,无论是不是艾滋病病人,都不能有鸵鸟心理,拒绝接受防艾和抗艾知识。对艾滋病有明确的了解之后,才能知道如果避免感染,才能知道即使感染要怎么处理和面对,我们相信有朝一日,“零艾滋、零歧视”能够真正实现。
2019-04-12 54664 看过 免费 -
《感染 • 观》|第五集:艾滋病全病程管理的个体化和人性化
随着医学进步和时代发展,医生能够提供患者个体化和人性化的治疗方案越来越重要。本期《感染·观》将继续上集艾滋病全病程管理的话题,进一步讨论在全病程管理中,如何给艾滋病患者更加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1、抗病毒治疗疗效检测的金指标病毒载量下降和CD4绝对计数上升被称为检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金指标。病毒载量下降的话,CD4绝对计数一定会上升;反之CD4绝对计数上升,其病毒载量却不一定是下降的。但是,能够高效、灵敏检测病毒载量的核酸检测受现实条件限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无法进行,而检测CD4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做到。所以能够让更多病人可以有条件接受基本检测,在我国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那些已经有条件进行核酸检测的病人,医生也建议他们至少在接受治疗的前两年内,维持一定频次的CD4检测。2、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如何选择?我国的艾滋病患者发现自己得病时,往往已经出现机会性感染。就合并结核而言,比如利福平、利福霉素这类抗结核药,也是肝脏酶的诱导剂,和抗艾滋病药物会产生相互作用,所以原则上先治疗结核。如果是丙肝患者的话,由于丙肝治疗疗程相对较短,所以,可以把丙肝先治愈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3、中国艾滋病临床研究方案特点:个体化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不同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也不尽相同。除机会性感染之外,也有一些老年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还有因替诺福韦引发的骨质疏松等。那么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个体化评估,就能够给出个体化方案,而这也正体现出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性。4、抗艾三目标:活着→乐着→自由着医学追求的是什么?或许正如孙永涛教授在最后总结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尽力让患者能活下来;第二个阶段让患者活得有生活质量;第三个阶段是让患者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实现真正的自由。5、下期预告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关于综合诊疗的讨论也告一段落。下期节目是《感染·观》的收官之作,将从科普的角度切入,讲述艾滋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敬请期待!更多精彩尽在《感染·观》,下期见。
2019-04-05 40089 看过 免费
热门资讯
- 鼓楼医院: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滴眼液治疗难治性干眼症的临床报告
- 第二届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卒中救治同质化发展创新大会召开
- EULAR全球风向标 | URAT1抑制剂鲁兹诺雷钠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 会议预告 | 医防融合,共促发展:聚焦专科医院建设,推进银屑病诊疗规范化!
- COVID-19遇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不可忽视的双重威胁
- 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严重AB感染(VAP)的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
- 闫卫红教授访谈:破局戈谢病诊疗困境,推动罕见病MDT诊疗模式快速发展
- 病例解读:舒巴坦-度洛巴坦为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
- 牛丰南教授访谈:多学科协作模式开启戈谢病诊疗保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