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洋地黄类药物堪称是治疗心力衰竭历史最悠久的药物,在我国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仍较为广泛。不同洋地黄类药物的某些取代基不同,使其在使用方法、作用强弱、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代谢中有所差异。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地高辛和去乙酰毛花苷。
可以使用的情况:
不能使用的情况:
心率和心律:记录静息和运动后心率,定期复查心电图,必要时心电监测或动态心电图
症状和体征:监测心衰症状及体征,注意有无洋地黄中毒相关症状
肾功能和电解质:监测血钾、钙、镁水平。
地高辛血药浓度:在开始使用地高辛1~2周后监测,每1~3个月复查。应在服用地高辛至少6~8h后抽血,建议血药浓度维持在0.5~0.9μg/L。在出现病情变化或联合用药改变时及时复查血药浓度。
临床表现: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处理: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预防
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应在服用药物至少6 h后检测血药浓度
避免地高辛中毒的因素,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高钙、高钾)、心肌缺血、低氧、酸碱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降低心衰患者住院风险,但对死亡率影响为中性。洋地黄类药物具有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特点。鉴于洋地黄类药物的安全窗较窄,应关注洋地黄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以上内容摘自2020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论坛”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为民教授 报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