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高超
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2022版指南推荐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经DXA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
已经发生过椎体或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
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
表3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物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药物干预是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用药物、其他机制类药物及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可依据骨折风险分层的治疗策略。对于骨折高风险者建议首选口服双膦酸盐;对于极高骨折风险者, 初始用药可选择:特立帕肽、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罗莫佐单抗或序贯治疗;而对于髋部骨折极高风险者,建议优先选择唑来膦酸或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对如下情况进行监测:疗效、钙和维生素D 摄入是否充足、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可使用指标监测疗效包括:骨密度和BTM及脊椎影像学检查等。
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项目专题,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