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 刘炜 陈勇辉
患者女性,56岁,以反复尿急、尿痛半年就诊。曾间断服用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发作。
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服药时间及剂量不固定,血糖未规律监测,有糖尿病肾病。
主要诊断:尿路感染;2型糖尿病。
对于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时必须兼顾两个方面: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以利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同时还要积极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原体,清除感染灶,预防复发。
该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就诊时查空腹血糖11.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3 mmol/L,血糖控制不佳。遂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较理想范围。积极降血糖是抗感染的基础,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物或改用胰岛素。
急性期首选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使尿糖转为阴性或微量。降糖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代谢紊乱,延缓慢性并发症的进展,有利于患者恢复。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雷菌属等,其中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部分感染有革兰阳性球菌的参与,如屎肠球菌等。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杀灭革兰阴性菌为主,兼顾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治疗尿路感染时,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
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10^5 CFU/ml;药敏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敏感,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输液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上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7~14天,视病情需要可延长至21天。
用药应以静脉为主,症状消失后仍应继续用药,待尿常规连续2~3次正常后才可停药,否则易复发。若根据药敏结果已使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仍然疗效不佳,需考虑有无梗阻及肾周脓肿存在,在此情况下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治疗结束后5~9天及4~6周必须进行尿培养。该患者随诊半年多,血糖控制理想,多次复查尿培养为阴性结果,尿路感染临床治愈。
该患者有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佳,已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基础疾病不纠正,感染极易复发。平时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女性患者尤其应做好外阴清洁,性交后排尿也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机会。
患者反复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但未正确认识尿路感染的危害而自行服用抗生素,延误治疗,造成病情反复,还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产生,若引发二重感染将使病情更为复杂。部分患者因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就放松警惕,不再坚持治疗,极易导致症状反复。
感染发生时,为减少尿路刺激症状带来的不适,部分患者一味憋尿,这是不可取的。养成多饮水、勤排尿的习惯,可以避免细菌在尿路中停留和繁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常有排尿困难,排尿时可按压下腹部,促使尿液排净。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