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糖”“尿”相逢,降糖与抗感染须双管齐下

2021-03-15作者:壹声经验
糖尿病原创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  刘炜 陈勇辉


案例介绍


患者女性,56岁,以反复尿急、尿痛半年就诊。曾间断服用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发作。


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服药时间及剂量不固定,血糖规律监测,有糖尿病肾病。


主要诊断:尿路感染;2型糖尿病。


降糖与抗感染须双管齐下


对于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时必须兼顾两个方面: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以利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同时还要积极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原体,清除感染灶,预防复发。


降糖是基础


该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就诊时查空腹血糖11.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3 mmol/L,血糖控制不佳。遂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较理想范围。积极降血糖是抗感染的基础,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物或改用胰岛素。


急性期首选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使尿糖转为阴性或微量。降糖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代谢紊乱,延缓慢性并发症的进展,有利于患者恢复。


主要病原菌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雷菌属等,其中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部分感染有革兰阳性球菌的参与,如屎肠球菌等。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杀灭革兰阴性菌为主,兼顾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治疗尿路感染时,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


抗感染须规范


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10^5 CFU/ml;药敏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敏感,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输液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上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7~14天,视病情需要可延长至21天。


用药应以静脉为主,症状消失后仍应继续用药,尿常规连续2~3次正常后才可停药,否则易复发。若根据药敏结果已使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仍然疗效不佳,需考虑有无梗阻肾周脓肿存在,在此情况下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随访

治疗结束后5~9天及4~6周必须进行尿培养。该患者随诊半年多,血糖控制理想,多次复查尿培养为阴性结果,尿路感染临床治愈。


该患者有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佳,已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基础疾病不纠正,感染极易复发。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女性患者尤其应做好外阴清洁,性交后排尿也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机会。


患者反复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但未正确认识尿路感染的危害而自行服用抗生素,延误治疗,造成病情反复,还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产生,若引发二重感染将使病情更为复杂。部分患者因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就放松警惕,不再坚持治疗,极易导致症状反复。


感染发生时,为减少尿路刺激症状带来的不适,部分患者一味憋尿,这是不可取的。养成多饮水、勤排尿的习惯,可以避免细菌在尿路中停留和繁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常有排尿困难,排尿时可按压下腹部,促使尿液排净。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