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问:如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王仲元教授:
我国目前建设的是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网,其核心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也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我国结核病防控成果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的防控有直接关系。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责任是发现结核病患者,对患者进行转诊或者进一步治疗。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水平。
第一,要通过各种诊断方法确诊结核病。利用现有的诊断技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结核病,不要对疑似患者或者诊断不明的患者进行试验性的抗结核治疗。
第二,患者一旦确诊结核病后,要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要用好、用足一线的抗结核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量不足。例如利福平,体重在50kg以上的患者口服剂量应为600mg,而实际上患者的口服剂量仅为450mg。抗结核药物用量不足会导致治疗效果不好,也可能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如果患者的病灶很少,痰菌涂片是阴性,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剂量可以小一些;但如果患者病灶很多且有空洞,痰涂片菌量很多,抗结核药物浓度不够,患者很有可能出现耐药。我们国家的耐药结核病患者比较多,我们必须给予足量的抗结核药物,这也是对患者负责。
指导专家: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医学中心王仲元教授
以下精彩问答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点击下图,查看既往精彩问答梳理,都是干货哦~
获取所有直播链接
免费干货定期分享
享优先解答——
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欢迎加入“感”问“感”答交流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