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小康路上,健康同行!

2020-08-31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2015年至今年6月

我区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为9.92%


其中,重特大疾病、慢病门诊费用自费比例为11.91%,解决了贫困患者的后顾之忧,让“看得起病”成为了现实

今年上半年

我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306人(动态),就诊1726人次


其中,住院1194人次、门诊(慢病和重特病)532人次;大病专项救治184人次,救治比例100%;重病兜底救治31人次,救治比例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050人次,签约服务率100%


曾几何时,“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是贫困群众最大的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毫无疑问是横亘在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打掉拦路虎、阔步奔小康?近年来,我区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努力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让贫困群众在健康路上奔小康。


精准动态记录

全民健康路上不落一人


做好健康扶贫工作,信息核查是第一步。为此,我区坚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全面精准核实健康扶贫信息,掌握贫困群众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救治。


炎炎夏日,丛林镇卫生院医生朱正才始终牵挂着村里的脱贫巩固户,上门走访、电话沟通成为了他的习惯,聊聊病情、解决需求是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朱正才回忆,自2015年健康扶贫工作启动以来,他和同事进村入户进行信息核查,全面精准核实健康扶贫信息系统中的贫困人口的信息,确保精准识别患病贫困人口身份信息、疾病信息。同时,还要核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分类救治落实信息及门诊住院费用信息是否准确填报等,并录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我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306人(动态),就诊1726人次,其中,住院1194人次,门诊(慢病和重特病)532人次。大病专项救治184人次,救治比例100%;重病兜底救治31人次,救治比例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050人次,签约服务率100%。


“这些录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避免了‘达标统计、不达标不统计’的现象。”区卫健局健康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唐世彬介绍,目前,我区贫困人口就医全国动态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率为100%,实现了政策有人督促落实、措施有人全力推进、问题有人及时解决,确保准确掌握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效果。


全面筑牢防线

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


让阳光普照全民健康路,是健康扶贫的根本要求。

去年,金桥镇星河村脱贫巩固户朱忠兰还在为看病担忧。身患缩窄性心包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高昂的医药费让她一度想要放弃治疗。


“不管病能不能治好,医药费就会拖垮全家人。”朱忠兰说,如果没有享受“三个一批”健康扶贫政策,面对人生的不幸,她肯定会丧失生存的勇气。


“三个一批”健康扶贫政策是我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具体是指按照大病集中专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动计划进行分类救治,并保障贫困人口在区内16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结算金额,其中,个人住院自付不超过10%,慢病、重特病门诊自付不超过20%。


可以说,“三个一批”挡住了贫困群众因病致贫的脚步,像朱忠兰一样的困难群众再也不用为看病而担心,更不会因治病而陷入家徒四壁的绝境。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解决贫困户就医难题,我区还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确保贫困人口不因预缴费问题放弃就医。


同时,我区打破常规思路,由群众申请报销转为主动报销,通过主动及时跟进采集医保数据进行筛查核实,人工直接将报销救助资金打入贫困人口家庭扶贫账户中,大大减轻了在区外及市外就医的贫困群众的医疗费用报销负担。


微信图片_20200827165804.jpg

万东镇卫生院医生向当地贫困户讲解特殊慢性病优惠政策,并帮助其办理慢性病证。(资料图)


来自区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区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为9.92%,其中,重特大疾病、慢病门诊费用自费比例为11.91%,贫困患者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让“看得起病”成为了现实。


提升服务水平

让贫困患者方便看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医疗资源不足等,导致了部分群众就医不畅。


就医不畅的症结还体现在医院之间分级诊疗信息不对称,上级医院往往要对转院来的患者进行部分基础的重复检查,贻误时间导致了治疗难度的增加。


微信图片_20200827165806.jpg

石林镇卫生院医疗志愿者来到该镇星台村为村民义诊。(资料图)


民心所系,施政所向。为此,我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联合体、推进创建“三甲”医院等方面发力,帮助贫困患者走出困境。


通过采取“228”医联体模式(第一个“2”指重医附一院和市人民医院,第二个“2”指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8”指我区8家镇卫生院),我区已实现市、区、镇医疗机构中西医医联体建设全覆盖。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出区即可获得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后无须重复检查,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


通过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设备的细化完善,全区66个村卫生室实现医保刷卡全覆盖,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改革,推出惠民便民长效措施,落实预约诊疗、床旁结算、移动支付等人性化服务,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等,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微信图片_20200827165809.jpg

村里的卫生室让村民小病不出村。(资料图)


如今,随着健康扶贫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区正以全面健康之光,照亮全面小康之路。


来源:万盛微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