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ICM:ERC‑ESICM指南-心肺复苏后低温治疗被颠覆?

2022-05-18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心肺复苏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2022年3月,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和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发布了成人心脏骤停后体温控制(temperature control)ERC‑ESICM指南,以取代2021年有ERC和ECICM共同发布的《ERC‑ESICM指南2021:复苏后管理》指南的推荐意见。并且,ASL-ILCOR(Advanced Life Support-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不再使用『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而采纳了『体温控制(temperature control)』这个术语。

该指南对低温治疗的推荐意见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强调了体温监测和预防发热,目标体温为37.5℃。

指南推荐意见如下:

1.对于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仍然昏迷的患者,推荐持续监测核心体温(Good Practice state,Good Practice)

2.对于心脏骤停后仍然昏迷的患者,推荐积极地预防发热(定义为体温>37.7℃)(Weak Recommendation,Low Quality Evidence)

3.对于心脏骤停后仍然昏迷的患者,推荐积极地预防发热至少持续72h(Good Practice state,Good Practice)

4.控制体温的方法包括暴露患者,退热药,或如果这些方法疗效不佳采用冷却装置,目标体温为37.5℃(Good Practice state,Good Practice)

5.对于心脏骤停的亚人群患者,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推荐或反对把体温控制在32-36℃或采用早期冷却,将来的研究应该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对于ROSC后轻度低温的昏迷患者,不推荐积极复温以到达正常体温(Good Practice state,Good Practice)

6.ROSC后不推荐立即院前快速输注大剂量冷液体(Strong Recommendation Against,Moderate Quality Evidence)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推荐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一)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二)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三)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四)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五)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六)


扫雷!治疗心律失常常见九大“雷区”


降压药的这10种副作用,人人都该知晓


学会这 14 则口诀:心脏听诊全搞定,想忘都忘不了!


必看!诊断学顺口溜


心源性猝死并非全无征兆,请注意这10个“魔鬼时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