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显示:有些血型患癌风险更高,快来看看你中招没有……

2022-06-18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关于血型的讨论,从未停止过。说到血型和健康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其实,血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我们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我们是什么血型,当然血型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父母的很多基因都会影响子女。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四大血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

不同的血型有不同的特点,如今网上又流传着一种说法,癌症的产生与血型也有关系,这种说法一出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到底哪一种血型的患癌率更低一些呢?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


癌症与血型有关系吗?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人员注意到ABO血型与癌症可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7年,一项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了不同血型和癌症的关系。


1986年,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在中国先后筛选出了18000名男性纳入研究当中 。


通过对这些人群长达20多年跟踪随访,研究团队揭示了血型和肿瘤之间的奥秘。发现A型血人群具有消化系统肿瘤易感性的特征,尤其是胃癌和结直肠癌。


而与之对应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中也表明,O型血人群具有胰腺癌的易感性。其他研究也揭示AB型血人群在肝癌上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哪种血型患癌率低?


01
A型血: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更高


A型血人群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这种血型的人群很容易出现胃部问题。


一项涵盖30个国家过去60年、纳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个患癌部位的大样本量研究显示:


A型血人群的整体患癌风险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风险增加了12%。


此外,还有研究结果表明A型血女性更易患癌。


具体而言,与非A血型人群相比,A血型人群患癌风险的增加体现在:胃癌(18%)、胰腺癌(23%)、乳腺癌(12%)、卵巢癌(16%)和鼻咽癌(17%)。


02
B型血:绝大多数癌症风险较低


与A血型相比,中国B血型人群发生绝大多数癌症的风险较低,尤其是胃癌、结直肠癌。


B血型人群患表皮样癌的风险较低,但在结肠癌患者中,与AB血型相比,B型血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似乎较低,B型血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样较短。


03
AB型血:患上肝癌的风险最高


一般而言,AB血型的男性患癌风险较女性高。同时中国AB血型人群与肝癌风险增加有关,较非AB型血人群的风险高42%。


此外,AB型血人群患表皮样癌,胃癌和腺癌的风险较低,但在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的患病风险上,与其他血型人群无显著差别。


04
O型血:患癌风险是非O血型的0.84倍


O型血人群的整体患癌风险是非O血型的0.84倍,即前者患癌风险降低16%。


具体而言,与非O血型人群相比,O血型人群患癌风险的降低体现在:胃癌(16%)、胰腺癌(25%)、乳腺癌(10%)、结直肠癌(11%)、卵巢癌(24%)、食道癌(6%)和鼻咽癌(19%)。 


此外,有研究表明,O血型的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较高,在接受局灶性肾细胞癌手术、乳腺癌的O血型患者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整体生存率。


结语


虽然上面的研究证实血型与癌症的发生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但是,由于其中的生物学机制以及背后的分子原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也不必惊慌。


再加上导致癌症发生和进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差异,乃至我们的心情。


所以,保持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坚持定期体检,在满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前提下,完全没必要担心血型差异给我们带来的癌症发生和预后差异。


来源:四川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