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癌是我国高发癌种,为全面助力我国肝癌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起了“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近期,“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全国总结会盛大召开。现总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乐杜教授的观点,供读者学习。
周乐杜教授
周乐杜教授介绍,2020年全球新诊断癌症1930万例,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可达1000万人。这意味着,全世界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可能患上癌症,其中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将死于癌症。近期,CA Cancer基于上述数据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在报告分析的国家/地区中,中国人的死亡原因排名癌症已经跃居前列。
周乐杜教授指出,“中国肝癌防治体系建设”立根基、谋发展,不断前行中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贡献,项目的推行过程中多家中心发挥了学术带头作用,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活动,构建了区域化模式、赋能基层医院,成为了学科发展的践行者。不断地深入交流有助于共同进步,这也是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关键。
对于体系统建设的具体工作,周教授提出了“如何推动各级医院制定多学科规范诊疗的临床实践计划及推进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如何在肝癌防治体系下推进早诊早治、合理用药的临床实践,建立联盟协作机制?”“如何建立全面、科学、规范、可行的规范化评估体系并在各层级联盟单位中有效推进?”三个问题。他指出,未来应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践行肝癌防治体系建设,达到早诊早治、规范诊疗实施、合理用药、科研带动等任务要求。同时,通过积极总结2020年相关经验,开展2021年工作时,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深化肝癌防治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带头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临床数据对于肝癌早诊早治、全程管理变得愈发关键和重要。周教授认为,加强合作和交流是最好的方式,因而“肝癌防治体系建设”无疑是提升疾病诊疗的典范,未来,该项目的持续推进势必离不开全国各地专家们的支持和参与。
(本文由周乐杜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