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替奈普酶 vs 阿替普酶治疗基底动脉闭塞

2021-05-23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尽管已经证明了阿替普酶的疗效,但其用于BAO达到快速再灌注的患者仅占4%。

替奈普酶(TNK)是一种阿替普酶基因修饰变体,具有更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和更长的半衰期,允许静脉推注给药,在大多数国家它比阿替普酶更便宜。

EXTEND-IA-TNK试验显示,与阿替普酶相比,LVO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EVT)前使用TNK的再灌注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好。首次血管造影时,TNK和阿替普酶的再灌注率分别为22%和10%。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发现是否可以类推到BAO患者,因为该研究只纳入了6例BAO患者,且在主要终点上没有差异(每个治疗组各1/3)。

2021年3月,来自澳大利亚的Fana Alemseged等在 Neurology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BAO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前使用 TNK 的疗效。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BATMAN(Basilar Artery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登记研究和EXTEND-IA TNK试验中的连续BAO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评价第一次血管造影时再灌注>50%和看不到血栓的患者比例,以比较BAO患者在EVT前使用 TNK 的再灌注率优于阿替普酶。

纳入了110例在EVT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BAO患者[平均年龄69(SD 14)岁;NIHSS中位数16,四分位数范围(IQR)7~32]。

19例患者使用了TNK(0.25 mg/kg或0.40 mg/kg)溶栓,91例使用了阿替普酶(0.9 mg/kg)溶栓。

TNK组再灌注>50%的比例为26%(n=5/19),阿替普酶组为7%(n=6/91)(RR 4.0,95% CI 1.3~12;P=0.02),尽管TNK组[48(IQR 40~71)分钟] 较阿替普酶组[110(IQR 51~185)分钟;P=0.004]的溶栓至动脉穿刺时间较短。症状性颅内出血无差异[0/19(0%)TNK,1/91(1%)阿替普酶;P=0.9]。

最终作者认为,与EVT前使用阿替普酶相比,使用TNK与更高的再灌注率有关。比较TNK和阿替普酶治疗BAO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是值得的。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杨中华)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