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尽管已经证明了阿替普酶的疗效,但其用于BAO达到快速再灌注的患者仅占4%。
替奈普酶(TNK)是一种阿替普酶基因修饰变体,具有更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和更长的半衰期,允许静脉推注给药,在大多数国家它比阿替普酶更便宜。
EXTEND-IA-TNK试验显示,与阿替普酶相比,LVO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EVT)前使用TNK的再灌注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好。首次血管造影时,TNK和阿替普酶的再灌注率分别为22%和10%。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发现是否可以类推到BAO患者,因为该研究只纳入了6例BAO患者,且在主要终点上没有差异(每个治疗组各1/3)。
2021年3月,来自澳大利亚的Fana Alemseged等在 Neurology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BAO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前使用 TNK 的疗效。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BATMAN(Basilar Artery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登记研究和EXTEND-IA TNK试验中的连续BAO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评价第一次血管造影时再灌注>50%和看不到血栓的患者比例,以比较BAO患者在EVT前使用 TNK 的再灌注率优于阿替普酶。
纳入了110例在EVT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BAO患者[平均年龄69(SD 14)岁;NIHSS中位数16,四分位数范围(IQR)7~32]。
19例患者使用了TNK(0.25 mg/kg或0.40 mg/kg)溶栓,91例使用了阿替普酶(0.9 mg/kg)溶栓。
TNK组再灌注>50%的比例为26%(n=5/19),阿替普酶组为7%(n=6/91)(RR 4.0,95% CI 1.3~12;P=0.02),尽管TNK组[48(IQR 40~71)分钟] 较阿替普酶组[110(IQR 51~185)分钟;P=0.004]的溶栓至动脉穿刺时间较短。症状性颅内出血无差异[0/19(0%)TNK,1/91(1%)阿替普酶;P=0.9]。
最终作者认为,与EVT前使用阿替普酶相比,使用TNK与更高的再灌注率有关。比较TNK和阿替普酶治疗BAO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是值得的。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杨中华)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