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北卡罗来纳大学和伦敦癌症研究所公布了一项颠覆以往认知的研究:
与没有孩子的女性相比,分娩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大。
乳腺癌风险在女性最近一次分娩后的4.6年内达到峰值,直到分娩后19年,风险才会回到未生育时期的相同水平。
关于乳腺癌的风险,以前大家接受到的讯息,甚至包括医学界本身的认知,一直都是:“不生孩子风险增大,生过孩子风险降低”。而这项最新研究结论如果确有可信度,那么它似乎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认知。
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乳腺癌方面的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益定教授,他非常负责的找出该项研究的论文原文,仔细研读后得出以下结论。
这项研究很严谨,结论确有参考价值
这项研究12月11日发表在美国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标题翻译成中文大致意思为“最近分娩后的乳腺癌风险-15项前瞻性研究的综合分析”,调查对象涉及欧洲、美洲、澳洲三个大洲88万、55岁以前未绝经的女性,平均观察时间长达10年以上,参与研究人员多达四五十位。
“这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从实验设计上来说,比回顾性研究还更科学,它的证据级别比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更高。”
陈教授的话简单说就是,这项研究的结论很有可信度,比流调的可信度更高。
“生过孩子后乳腺癌风险降低”这个结论则是以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
几岁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对乳腺癌风险都有影响
结合论文中的图表和陈教授的解释,我们把这项研究的几个统计角度尽量简单通俗的给大家归纳一下:
1、女性分娩后5年内的乳腺癌风险,比未生育时期要高
图表中以未生育女性乳腺癌风险为基线,也就是“1”对应的横线,分娩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则是图中的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娩后女性5年内乳腺癌风险高于未生育女性,且一直在上升;5年后虽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基线,直到20年以后才低于基线。
2、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分娩后5年内风险更高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蓝线不仅远远高于基线“1”,也高于无家族史的红线,这些女性甚至分娩30年后风险都还高于未生育女性。
3、首次生育年龄在25岁以前的女性,分娩后风险不升高
首次生育年龄在25岁之前的女性,无论统共生几个孩子,乳腺癌风险都不会升高,且比未生育者还低。
首次生育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5年内乳腺癌风险就会升高了;首次生育年龄在35-39岁之间的就更高了。
4、生得越多,风险越大
表示只生了1胎的蓝线,它的下虚线和基线基本持平(虚线代表统计学上的误差允许范围),表示生了2胎的红线风险就要高一点了,表示生育3胎及更多的黑线,最近一次分娩后的乳腺癌风险升高就很明显了。
5、不受雌激素影响的乳腺癌,分娩后风险会一直高于未生育时期
乳腺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受雌激素影响,叫ER阳性,一类不受雌激素影响也会癌变,叫ER阴性。
从图中看,ER阳性的女性,等到了距最近分娩的二十年后,她的乳腺癌风险还是会逐步降低,甚至低于未生育时期;但ER阴性的女性分娩后,乳腺癌风险会一直持续高于未生育时期,变化不大。
比较遗憾的是,在得乳腺癌前,普通女性目前无法知道自己属于ER阴性还是阳性。
结论
1、对只有1个孩子,或25岁以前有了第1个孩子的女性,生育并未造成乳腺癌风险增高。
例:一位39岁女性生且只生了1个孩子,那么她的乳腺癌风险并没有比未生育时显著上升;
例:一位女性24岁就生了第1个孩子,那么后面无论她再生几个,她的乳腺癌风险也没有显示再升高。
2、生育对ER阴性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风险提升最为明显。
总的来说,研究估计100名妇女中有3人在41岁-50岁之间会患上乳腺癌;对于未产妇这个数字下降到2.8;对于3到7年前生过孩子的妇女这个数字上升到3.1。
也就是说1000名女性中,近5年内生过孩子的比没有生过的,得乳腺癌的多3人左右。这个差异不算非常大。
再深一点,听陈益定教授分析:
为什么生育在很多情况下会提升女性得乳腺癌的风险?
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乳腺内癌前病变的细胞增加,怀孕及分娩过程中雌激素大增,可能会刺激这些细胞恶变。而对于小于25岁的女性来说,本身乳腺组织里的不良成分就还比较少,所以即使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影响也不大。
哺乳是否仍对预防乳腺癌有积极意义?
对于生育多胎的女性,哺乳可以抵消一定的乳腺癌风险。但对于ER阴性、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哺乳没有积极影响。也就是说哺乳只对一部分女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最佳生育年龄还是28-30岁吗?
从这篇研究的结论来看,至少在减少乳腺癌的风险方面,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应是25岁以前,比我们一直认为的28岁-30岁还要再提前。
该项研究结论给我们的警示?
对雌激素不敏感的、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龄又想生多胎的,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讲,应重视生育后5年左右乳腺癌的筛查。
这项研究对欧美女性的意义?
这篇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澳洲,因此主要是针对欧美人种。欧美人种和我们乳腺癌高发的年龄段不一样(我们是45岁左右,她们是55岁左右),美国一般要求女性45-50岁以后再去做乳腺癌筛查(我国要求是40岁),所以这一篇研究可能会提示欧美在女性更早的年龄,在她们生育的3-7年后就重视起乳腺癌筛查。
这篇研究结论是否十分严谨?
这篇研究在方法学和统计学上已很先进和科学,但也还有不足之处:
比如,它的统计里没有区分女性是在孕前就已有乳腺癌,还是怀孕后才得了乳腺癌。是否确因孕期内环境改变导致女性乳腺癌风险,就没法说得很清楚。另外,它对HER-2型乳腺癌没有做调查,只调查了ER型(对雌激素敏感)乳腺癌。
文中结论是否可以说已是定论?
以前的观点认为,生小孩对预防乳腺癌有好处,但都没有具体说到生育后5年内得癌风险会有一个小高峰,要到后面才降下来,是要到二十年以后才比不生的人风险低。
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一项很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但这毕竟还只是一个团队的研究,还不能算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陈益定教授认为,我们还不用急于颠覆以往的认知,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再看看,“毕竟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人们也还没有把雌激素和乳腺癌的关系弄得非常清楚。”
所以,早生孩子好,但并不希望看到女同胞因此被早早逼婚……
来源:浙大二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