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诺奖”2020未来科学大奖公布!砒霜治疗白血病发现者获生命科学奖

2020-09-07作者:壹声热点
科研 血液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北京时间9月6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名单。其中,生命科学奖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张亭栋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斩获。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袁隆平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获得过该奖项。

 

张亭栋以及王振义的获奖理由为: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该奖项主要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并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不论其国籍、性别和年龄,旨在推动突破性基础科学研究,表彰优秀科学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907104859.png

图片来源:未来科学大奖网站

张亭栋

1932年生于河北吴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于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张亭栋是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认为是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他的研究重点是血液病,还承担了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效的机理研究,先后发表多篇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相关的学术论文。

 

1996,世界著名学术刊物《Blood》发表了陈竺和张亭栋撰写的论文。该杂志点评认为,这是一篇创造性论著,首次发现氧化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这是继维甲酸之后,中国学者在血液学研究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这样评价张亭栋,“你的药把我给救了,咱们手拉手,打出中国的旗帜来,走上世界。”

 

王振义

1924年生于江苏兴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于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 “上海方案”。

End

参考资料:

[1]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在京公布 张亭栋、王振义、卢柯、彭实戈获奖(新华网)

[2]

[3]

[4]


来源:生物探索

声明.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