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作者:刘文楠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诉及现病史
主诉:间断后背疼痛1年余,心前区疼痛15天,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年劳累后背痛,伴左肩疼痛、胸闷,休息3-5min后自行缓解,无大汗,无前胸后背撕裂样痛,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无头晕、头痛、
黑曚、晕厥、意识障碍,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患者于入院前15天行走约10分钟后心前区压迫样疼痛,伴有胸闷,服用“丹参滴丸”10分钟后可缓解,无大汗,无左臂放射痛,余症状同前。患者于入院前2天静息时出现心前区压迫样疼痛,程度同前,余症状同前,患者就诊于我院门诊,考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建议住院治疗。
诊疗思路及过程
1、鉴别诊断
患者劳累后胸痛逐渐加重,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似,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多超过30min,可长达数小时,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和)休克,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心电图可见面向梗死部位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
2)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至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无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是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Q波显著,T波倒置,胸导联过渡区左移,右胸导联T波倒置等。
4)肋间神经痛或肋软骨炎:前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后者则在肋软骨处有压痛,与心绞痛不同。
5)尚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鉴别。
2、辅助检查资料
1)Ecg:窦性心律,V4-V6导联ST段上斜形抬高。
2、辅助检查资料
2)UCG:EF 0.63,升主动脉增宽,左房增大。
2、辅助检查资料
3)血液化验指标
生化检验报告:总胆固醇5.24mmol/,甘油三酯1.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84mmol/L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143*10^9/L,血红蛋白 142g/L,红细胞计数4.32*10^12/L,白细胞计数5.05*10^9/L;
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4U/L,肌酸激酶54U/L,肌钙蛋白T0.012ng/ml;
肝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及凝血均正常;游离甲功正常;乙丙梅艾均(-)。
根据患者典型心绞痛症状、危险因素、血液化验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诊断
诊断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高脂血症、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
治疗方案
入院后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mg口服QD,替格瑞洛90mg口服BID,雷贝拉唑10mg口服QD,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QN,尼可地尔5mg口服TI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口服QD。
介入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无造影禁忌症,择期行CAG提示:
CAG示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第一对角支开口可见70%狭窄,右冠近中段及远段可见90%狭窄,于前降支近中段病变处植入支架一枚。
患者老年男性,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及右冠重度狭窄,双支病变,低密度脂蛋白3.84mmol/L,患者冠脉斑块负荷重,血脂严重异常,为预防心血管事件及控制血脂,予嘱用PCS9i:阿利西尤单抗75mg,皮下Q2w。
随访及患者预后
1. 院外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再次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或通过120急救车转运;
2. 1月后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CK、血脂等,评估血脂控制情况及有无副作用,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 拟1月后处理右冠狭窄病变。
临床思辨
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占居民总死亡原因的40%,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自从发现血脂与CVD间的关系,一系列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贝特类烟酸类药物应用于临床,随着指南对CVD患者血脂控制水平的提高,许多病人单用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血脂控制水平。
在血脂代谢过程中,肝细胞表面的LDLR结合LDL,LDL进入肝细胞降解,LDLR则返回细胞表面再次结合循环中的LDL颗粒,从而降低血浆LDL-C水平。PCSK9竞争性结合LDLR,阻止LDLR的再循环,降低了肝脏清除LDL-C能力,从而增高血液LDL-C水平,增加CVD风险。
高危/极高危ACSVD人群接受PCSK9i治疗,预计可减少人群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避免CVD引起医疗损失,提到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