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基因指导抗血小板药物又遭滑铁卢! JAMA四国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

2020-08-2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冠心病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不推荐常规CYP2C19基因型检测。

AHA的UA/NSTEMI指南中,对于ACS或PCI术后患者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同样为IIb类推荐,证据级别C。

近期发表在JAMA上的TAILOR-PCI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提示,与传统的氯吡格雷治疗相比,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型来指导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选择口服P2Y12抑制剂,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者指出,由于缺乏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的前瞻性证据,当前指南并不推荐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在选择口服P2Y12抑制剂时进行基因检测。

TAILOR PCI研究是一项实用性、开放标签、国际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覆盖美国、加拿大、韩国、墨西哥四个国家,共纳入5302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冠心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其中2625例患者被随机分入基因指导组,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等位基因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其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传统治疗组(2650例)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后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显示,共1849例患者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等位基因,其中基因指导组中903例,85%应用替格瑞洛;传统治疗组中946例,99%接受氯吡格雷治疗。

12个月时,在基因指导组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等位基因的患者中,4%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传统治疗组同类患者中5.9%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HR=0.66,P=0.06)。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分析结果是基于术后1年时基因指导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降低50%的预设期望而得出的。

在两组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等位基因的患者中,大出血或小出血事件发生率也相似(1.9% vs 1.6%,HR=1.22,P=0.58)。

在两组所有进行随机分组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4%和5.3%,也没有显著差别(HR=0.84,P=0.16).

在该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82%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4%完成试验。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支架血栓形成、严重缺血事件复发等心血管不良事件。

来源:Effect of Genotype-Guided Oral P2Y12 Inhibitor Selection vs Conventional Clopidogrel Therapy on Ischemic 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TAILOR-PC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20, 324(8): 761-771.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