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防治

2021-10-1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下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呼吸肌收缩功能下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膈肌是最主要的吸气肌肉,平静呼吸时膈肌收缩所产生的吸气量可达到总潮气量的80%。在慢阻肺发展过程中,受长期气道阻力的增加、通气需求的增多、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以及动态过度充气的产生等因素的影响,膈肌结构、代谢和收缩功能亦随之改变。因此,慢阻肺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膈肌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耐受一般日常活动,甚至因膈肌乏力引起长期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严重者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显著降低了日常生活质量,亦增加了急性加重期的救治难度。


01
 膈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肺功能检查中肺活量、最大吸气压的测定可用于膈肌功能障碍的筛查。跨膈压指标常用于临床膈肌功能障碍的诊断,是评估隔肌收缩强度的金标准。另外,可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辅助进行膈肌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如膈肌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等(表1)。


微信图片_20210929112400.jpg


02
重视慢阻肺膈肌功能障碍的防治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呼吸支持、改善心功能和纠正并发症等治疗,然而对于膈肌功能障碍防治的关注度不够,甚至某些临床因素会加重膈肌功能障碍,如长时间机械通气尤其控制通气时会使其膈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称为呼吸机诱导的膈肌功能障碍),以致患者通气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难以脱离呼吸机。针对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障碍问题,一方面要减轻膈肌负荷,如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呼吸肌肉做功、支气管舒张治疗减少气道阻力和控制气道炎症等;另一方面要增加膈肌功能,如减轻肺组织过度充气、相关药物治疗、早期活动以及呼吸肌训练等。其中,呼吸肌训练是目前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膈肌功能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呼吸肌肉训练可以延缓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的降低,提高患者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且实施简便且训练中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于呼吸功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对于存在慢性膈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自行于家庭进行长期呼吸功能锻炼,相关呼吸治疗方法包括指导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及二者的结合应用等。另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的练习:卧式呼吸操通过患者肘关节屈伸达到锻炼呼吸肌的目的,锻炼过程中,患者吸气、呼气与肘关节屈伸同步,屈肘吸气,伸肘呼气,结束后平静呼吸;坐式呼吸操时除通过活动肘关节,还可利用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躯体的旋转进行呼吸训练;立式呼吸操需要患者基本状况较好,患者站立时采取双手或单手叉腰、搭肩、抱胸及弯腰等方式进行锻炼。训练强度应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循序渐进,在训练过程中树立患者信心及耐心,指出患者的进步及症状的改善,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此外,对于机械通气的慢阻肺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持续控制通气和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使用,积极早期活动,尽早保证膈肌一定活动度,提倡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减少呼吸机诱导的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时尽早撤离有创通气,减少住ICU时间。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甲节选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功能障碍和呼吸肌训练》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夏金根  巴文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