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暗藏杀机的端午粽子——一个粽子引发的开胸术!

2022-05-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端午将至,家家都会吃粽子,您知道吗?粽子好吃,里面的枣核却有可能惹出大麻烦。


每年临近端午,就会有大把大把的人来到内镜中心取异物——枣核。


这几天,还没到端午节,我们就接诊了多例食管异物的患者。


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已经79岁了。


个别病人枣核在食道卡了3天才来就诊,已经出现食管穿孔、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所幸经过治疗,都顺利取出枣核,正在康复中。


微信图片_20220524162603.jpg


一枚枣核花了数万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


据长江网报道,5月12日,77岁杨姓老人吃粽子时不慎吞下一枚枣核,第二天,他开始感觉喉咙刺痛,连稀饭都无法下咽,只能勉强喝点水。家人劝他到医院看看,一向节俭的杨爷爷害怕花钱,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枣核能自然排出体外。


17日,饿了五天的老人被送往当地医院,发现食管已被枣核刺破,通过喉镜、胃镜已无法取出,不得已在18日接受了开胸手术,一粒枣核让老人花费数万元才捡回性命。

微信图片_20220524162607.jpg


在粽子内包裹的大枣,尤其是个大肉厚的新疆大枣,那枣的核也有差不多4cm那么长,两端尖锐,如锥子一样锋利!一旦不慎进入消化道,后果可能超出预料!


微信图片_20220524162618.jpg



假如不慎囫囵吞了下去有啥危害?



按照消化道的解剖结构,枣核一般会沿着这个路线走下去:


1.可能会卡在咽喉的部位,引起咽部疼痛,


2.可能会卡在食管内,扎入食管腔的两侧壁内,引起食管穿孔,


3.可能会卡在幽门的区域引起幽门梗阻,


4.可能会卡在小肠引起肠穿孔,


5.可能会卡在直肠引起疼痛。




无论怎么卡,都还是轻的,可以通过胃镜取出或者手术开腹取出,如果在食管扎穿刺破主动脉,就需要首先通过介入手术在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然后才可以想办法取出来枣核,这样的情况轻则治疗费用在十万元以上,重则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有必要介绍食管异物的相关知识,并重点提示:粽子好吃慢慢咽,吞下枣核有危险!

        

微信图片_20220524162637.jpg



如果误吞了异物怎么办?



1.如果异物较大,两端非常尖锐,长度大于2cm,吞食后伴有咽痛、吞咽困难、胸痛、腹痛等,须立即处理;


咽痛看耳鼻喉科或内镜中心,


胸痛看胸外科,


腹痛、黑便、血便看普外科,


有些情况复杂的需要三科联合就诊。


务必将吞食尖锐异物的病史详细告知医师,这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2.如果异物较小,长度1~2 cm,直径小于3 mm,类似异物多为鱼刺,请密切关注身体有无不适。如刺痛感不明显,仅吞咽时有异物感,不影响吞咽,并且症状在1小时内明显好转,那么异物可能已自行脱落,多为咽喉部黏膜或食道黏膜小擦伤。后续没有出现吞咽异物感加重、胸痛、腹痛、黑便、血便等症状,多可自愈。


3.误吞枣核等异物后,要主要观察腹部疼痛的情况,一旦发生疼痛,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4.如怀疑老人儿童误吞异物,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就医,找消化内科或胃镜室处理。


5.发生或疑似食管异物后,禁止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不要吃任何食物和水,马上到医院检查。


6.到医院后行X线检查、CT检查、明确异物的种类、大小、位置及食管损伤程度。


7.检查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胃镜取异物或全麻行食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


这些人不宜多吃粽子:


1、一些特殊患者,比如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等,如果患者进食太多含有肉类的粽子,可能诱发或者加重患者的肝昏迷,如果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食含有过多蛋白质的粽子,也可能会诱发肾功能不全突然加重。

       

2、 心血管病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


4、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5、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小结



误吞枣核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和小孩,嵌顿于食管或胃内的枣核两端尖锐,较短时间内即可导致黏膜损伤、出血、穿孔、局部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应急诊内镜处理。


一旦出现枣核嵌顿,应尽早去医院,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更不要“硬咽”,否则会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引发穿孔、纵隔脓肿等。尤其是食管靠近主动脉,万一累及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情况严重者需开胸手术,才能取出异物。


1.儿童:由于天性顽皮好动,口含玩物的不良习惯,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哭闹、嬉戏,磨牙不全等容易吞入异物。


2.老年人:多因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假牙使用不便或松脱而发生食管异物。


3.成人:多由于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匆忙进食,食物未经仔细咀嚼而匆忙咽下而发生食管异物。


4.不良饮食习惯的人:有些人特别喜爱吃鱼、虾、蟹等的壳及鸡骨头等,在吞咽时整个咽下而发生食管异物。


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特别是老年人,在做粽子时候,最好将枣核剔掉,或者把枣拿在手里吃,不要将枣整个放入嘴里嚼食后再吐枣核,更不要边运动边说话边吃。


来源:胃肠病

收藏转发.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