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卒中与血管神经病学》(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杂志文章“Low serum albumin levels predict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团队。
基础研究提示血管再通后采用中等剂量的白蛋白治疗可显著减小梗死灶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提示血清白蛋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急性卒中的白蛋白治疗(ALIAS)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强有力的基础研究证据与失败的临床转化之间的矛盾给研究者们带来了巨大困惑。既往讨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样本量有限,且缺乏长期随访。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相关性,并进行荟萃分析以总结。
本研究基于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NSR-Ⅲ)。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 35 g/L、35~39.9 g/L、40~44.9 g/L以及≥ 45 g/L。低白蛋白血症定义为血清白蛋白水平< 35 g/L。
研究结局为3个月和1年的功能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3~6分)和死亡。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别评估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相关性。在荟萃分析中,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比(risk ratio)。
本研究共纳入13618例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与40~44.9 g/L组相比,< 35 g/L组患者出现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OR 1.37, 95%CI 1.12~1.67; 校正后HR 2.13, 95%CI 1.41~3.23)。
每降低10 g/L血清白蛋白水平,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17%(校正后OR 1.17, 95%CI 1.01-1.35),死亡风险增加86%(校正后HR 1.86, 95%CI 1.30-2.64)。
此外,低白蛋白血症也与1年时的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相关(校正后OR 1.71, 95%CI 1.41~2.07; 校正后HR 1.93, 95%CI 1.45~2.57)。
荟萃分析得出,每降低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3%(95%CI 1.02~1.05),死亡风险增加7%(95%CI 1.03~1.11)。
本研究证实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个月和1年时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来源:SVN俱乐部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