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不良预后

2021-03-1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10303180040.png


《卒中与血管神经病学》(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杂志文章“Low serum albumin levels predict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团队。

基础研究提示血管再通后采用中等剂量的白蛋白治疗可显著减小梗死灶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提示血清白蛋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急性卒中的白蛋白治疗(ALIAS)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强有力的基础研究证据与失败的临床转化之间的矛盾给研究者们带来了巨大困惑。既往讨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样本量有限,且缺乏长期随访。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相关性,并进行荟萃分析以总结。


本研究基于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NSR-Ⅲ)。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 35 g/L、35~39.9 g/L、40~44.9 g/L以及≥ 45 g/L。低白蛋白血症定义为血清白蛋白水平< 35 g/L。


研究结局为3个月和1年的功能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3~6分)和死亡。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别评估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相关性。在荟萃分析中,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比(risk ratio)。


本研究共纳入13618例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与40~44.9 g/L组相比,< 35 g/L组患者出现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OR 1.37, 95%CI 1.12~1.67; 校正后HR 2.13, 95%CI 1.41~3.23)。


每降低10 g/L血清白蛋白水平,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17%(校正后OR 1.17, 95%CI 1.01-1.35),死亡风险增加86%(校正后HR 1.86, 95%CI 1.30-2.64)。


此外,低白蛋白血症也与1年时的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相关(校正后OR 1.71, 95%CI 1.41~2.07; 校正后HR 1.93, 95%CI 1.45~2.57)。


荟萃分析得出,每降低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3%(95%CI 1.02~1.05),死亡风险增加7%(95%CI 1.03~1.11)。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证实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个月和1年时功能预后不良和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微信图片_20210303180055.jpg

来源:SVN俱乐部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